正在阅读:培育“小小科学家” 鹿城厚植科教沃土

培育“小小科学家” 鹿城厚植科教沃土

潮新闻 2024-05-18 09:13:12

近日,在第3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来自温州实验小学的杨礼鸿将一台用于家庭皮革珊瑚养殖的缸体设备搬上舞台,因其科技创意和场景实用,斩获比赛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全国参赛。

守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厚植科学创新的教育沃土,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像他一样的鹿城学子将创意玩出了新花样、新成果,乘梦起航追逐未来。

杨礼鸿同学介绍“皮革珊瑚无性繁殖术”

作为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近年来,鹿城区以“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品牌建设为总引领,率全市之先发布《温州市鹿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启动科学教育“六大行动”。从创建白鹿少年科创院,到院士专家校园科普行,再到鹿鸣少年科创嘉年华,科技引领下,未来教育足音渐响!

学科跨界融合

提升科学素养

如何让科学教育从“黑板教学”走向“实战演练”?作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区域、温州市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2018年,鹿城率全市之先启动STEAM教育,并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样板学校。在这场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各校形成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体系,描绘出生动鲜活的科学教育实践画卷。

优才培养课程

在温州市实验中学,创客工坊、AI体验馆、AI学习中心等科学教育空间为学生解锁更多科学创新技能提供便利。学校将“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放在科学教育首位,从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多个维度建构人工智能教育,并与之配套了一至九年级完整的课程体系,以此激发科学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内驱力。

作为“科技中学”,温州市绣山中学与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署科技育人项目合作协议,并在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中开设了基础普及课程、社团拓展课程、优才培养课程。三阶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画像”,不断推动校园科学教育进步。

“白鹿少年科创院”启动仪式

让“科创”花开香满园。据悉,未来3年,鹿城将建设完善区级科学实践场所30个,培育市级科学教育示范学校20所以上,举行科普进校园活动60场以上,推广家庭实验室项目100个,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学段衔接,完善区域科学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实践跨界融合。

智慧大脑加持

教育加“数”转型

在鹿城区,一场围绕人工智能科技赋能学校科创教育质量提升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展开。傍晚时分,随着课后服务时间的到来,一群学生涌进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校园内的“声音馆”,开启了他们的科技创新之旅。这个配备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空间,如同一位智慧的“守护者”,对实验开出率、科创空间利用率、到课率实现了无感知记录,成为观察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实况窗口。

科学实验室人工智能无感登记

作为科学实验员,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的刘建炜老师深感这一创新平台带来的便利:“与过去采用的传统的钉钉群接龙模式相比,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现在各个班级的实验时间和实验数据一目了然,既提高了场馆的使用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无独有偶,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同样针对小学阶段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实验登记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他们不仅将常规科学实验室纳入规范管理,还将科创馆的使用情况无缝对接至平台之中。该校沙力老师对此满怀欣喜:“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无需人工干预就能精准掌握功能室的人员流动状况,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校功能室的使用效率,让每一寸空间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

区域科学实验教学数据驾驶舱

以技术赋能教育转型正成为鹿城的教育新潮。为了更好破解区域科创教学与管理存在的难点,鹿城区升级原有的区域实验室管理平台,通过区域科学实验教学数据驾驶舱实现一张图智慧治理。

“借助人工智能图形识别技术,我们实现科创教学上课无感记录,推进科创教学与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鹿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将促进区域科创教育空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监测学校科学教育特别是实验教学的有效有序推进和落实,推动鹿城区科创教育提质增效。”

资源普惠共享

广播科学之种

前不久,温州市蒲鞋市小学第十九届校园教科节开幕式上迎来了一位特别嘉宾,引起了学生阵阵欢呼,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当天,“蒲公英少年”生命科学院正式成立,邀请一批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一定成就和造诣的专家学者加盟,为学校后续生命科学课程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李校堃院士开展的《传承科学家精神 做健康中国追梦人》专题讲座,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院士讲坛活动现场

科教不止在城间。在鹿城,每一抔泥土,每一株麦苗,都是科学探索的好机会。2024温州市“科技教育乡村行”首站落地在温州市上戍小学,通过“流动科学课”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普志愿队伍、优秀科普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打造乡村科教服务品牌。“借助专业科技教育力量,我们将打造更多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该校校长诸葛献跃说。

馆校合作授牌仪式

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离不开社会科普教育资源的加入。依托“鹿鸣大科学教育”共建行动,鹿城将培养20所馆校结合、院校联合的科学教育基地学校,迭代升级“社会大课堂”平台,每年举行20场以上科普进校园活动。

此外,借助在温高校的优势,鹿城3年内至少将引入100位科学教育有关的专家学者进校园,完善社会大课堂平台,搭建研、展、创“三位一体”的白鹿少年科创平台。

来源:潮新闻

原标题:培育“小小科学家” 鹿城厚植科教沃土

共享联盟·鹿城 施晴雯 通讯员 鹿教宣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