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穴位位置图

2016-01-13 10:37:37

气海穴的位置及图片

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肚脐下两指宽处。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气海穴位位置及图片_气海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气海穴的名词解释

气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盲之原穴。

别名: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下气海。

第1步“气海穴”。“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穴”。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第2步“脖胦穴”。“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

第3步“丹田穴”。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丹田穴”。

第4步“下肓穴”。“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

第5步“下言穴”。“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

第6步“膊胦穴”。“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第7步“季胦穴”。“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

气海穴位位置及图片_气海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气海穴的功效与作用

对治疗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等有很好的作用。

气海穴位位置及图片_气海穴的功效与作用_按摩手法

气海穴的配伍功效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气海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

气海穴配灸关元穴、膏肓穴、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气海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症。


气海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气海穴配中极穴、带脉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针灸大成》);。

气海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经少、下腹痛(《腧穴学》)。

气海穴配关元穴、阴陵泉穴、大敦穴、行间穴:有行气通经,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小便淋沥不尽,少腹胀痛,黄白带下。


气海穴的按摩手法

气海穴是一个保健穴位,对男女都有好的保健作用。

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穴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

然后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 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