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德 | 水墨的转向—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The Turn of Ink Paint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王天德

1960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中国画系、书法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场域的建构

王天德的《后山》及其他

文|沈揆一

在讨论以水墨的观念和媒材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时,王天德是一个你怎么也绕不过的名字。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姗姗来迟,王天德即以一组观念的水墨装置打破人们对水墨媒材运用的陈旧顾念,使人耳目一新。新世纪初,他又找到了新的视觉语言,用香烫火灼取代毛笔,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后山图——陈继儒易经行书

宣纸 墨 火焰 陈继儒书法

111cm×87cm

之后他以《数码》为题创作了诸多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通常以山水和书法做为创作元素,选择历代名家的画作和书法为参照文本。但是其实在王天德的山水作品中,他在意的并不是象许多元明的文人画家那样刻意地营造一种得以精神卧游的自然山水景致。他着意营造的是一个更大的虚拟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对文字和绘画的解构来与自然和古人进行对话与交流,也同时在这一空间中反观自己所处的境遇与疑惑。他的这些作品通常由两层画面叠加而成。底层在宣纸上以传统水墨的方式表现出山水画和书法的笔墨痕迹,表层是以香灼烧皮纸,构成另一层山水与书法的图像。两者相叠,并加以有意的错位,使整体画面产生一种空间深度的错觉。这一空间的错位也制造了一个时间的错位,让现代的我们与古代的文人有了一个彼此观照和对话的空间。其实在下面这层画面中,天德也并不完全照搬元明文人的山水构图或诗文题跋,而是有意识地加以分解和挪用,但古代文人绘画的情趣意境和形式语言透过半透明的表层皮纸向我们表述。半透明的画面留下的这种模糊与不确定感激发了观者想象的空间和深究的欲望。而在上面这层画面上,山水构图和文字题跋的笔墨线条通过香火的烫灼被完全解构消逝,这一灼烫焚烧的过程不由使人联想到涅槃重生,亦或透露了现代人对传统的困惑和现状的焦虑。但那些焚痕留下的些微空隙却又开启了我们与下层画面中古代文人山水直接对话的空间。通过这一多层面场域的制造,天德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其中我们寻找过去也发现自己。

后山图——法式善行书诗

宣纸 墨 火焰 法式善书法

86cm×74cm

在这次《后山》展中,针对展览的特殊场地——苏州博物馆,王天德特意创作了几件作品。《仿文伯仁西山雅集笔意后山图》以向明代吴门画家致意的形式将他的作品与在地的文化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历史上的苏州山青水秀,为江南水乡之胜地,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名,也是历来文人荟萃之地。苏州博物馆紧邻苏州最有名的园林拙政园。传说文伯仁叔父文征明亲栽的紫藤还在园中。文伯仁笔下的西山雅集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环境。王天德借采文伯仁笔意,在他的《后山图》大小二联画中通过他独特的双层画面,或隐或现地对文伯仁的《西山雅集》加以解构和重构。其中无疑表达了对明代文人绘画的敬意,但表层画面部份构图的隐去和香灼部份的取舍似乎也展示了画家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历史和环境变化的现代解读。从那些透空的部份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挪用,或借景,在这里创造出新的寓意与价值。

后山图——书院

宣纸 墨 火焰

238.5cm×125cm

这几年王天德的《数码》系列以他近年来在苏州东山所购藏的古石碑拓片配上香灼山水,构成新的组合。这些由历代书法家以不同书体撰写的碑文记载了苏州的文化历史,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碑拓,这在宋代就开始运用的欣赏保存历史记录与图像的特殊方法,在清代考证学掀起的金石风中达到顶峰。它们成为考古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王天德的作品中,他所采用的碑拓中的文字与他画面中的其他部份并没有佐证或说明的关系。碑拓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史实的象征,是在原有的空间中又增加了一个层面——就是历史实证的象征。在我们的对话中,又多了一位旁观者和见证者,告诫我们必须真诚,不能作假。他的《数码》香灼山水和这些碑文拓片在画面并置造成的强烈的虚实对照,也增加了山水在当代的寓意性。他认为“有的东西不必要全部表露出来,传统的山水的价值观是体现的,我们没有必要否定它,它是存在的,但我们的生活方式、语境和艺术思维必须是当代的,所以两层叠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审美经验。”

后山图——留书

宣纸 墨 火焰 拓片

218.5cm×84cm

王天德不仅能十分自如地把握对于画面空间的处理,这种对场域意识的敏感和精致的建构也可以在他近年的一些展览的整体设计和展示中看到。这种整体的雅致的氛围或许也是他从经典的古代文人艺术中领会并出色的运用的结果。

后山图——桐庐送别图

宣纸 墨 火焰 中国画颜料

199cm×142cm

王天德是一位爱思考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极其勤奋的艺术家。每隔一段时间不见他,总有新的想法和作品出现。每次见面总不会让你失望。因此我急切地期待着下一次与他的会面。

后山图——西泠雪霁

宣纸 墨 火焰 中国画颜料

85.5cm×50cm×3

个展

2018

等我一下:王天德新作展,艺倡画廊,香港

2017

越过山丘:王天德个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6

雅集:王天德新作展,南海艺术中心,旧金山,美国

2015

回,故宫博物院建福宫,北京,中国

2014

开门,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后山,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国

2012

孤山,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中国

孤山,新画廊,台北

2011

3720,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船,久久画廊,爱莎芬堡,德国

2010

3720,前波画廊,北京,中国

双双,悉尼艺术大学,悉尼,澳大利亚

2009

上·下,斯宾塞美术馆,堪萨斯,美国

2008

一米·七山:王天德个展,对比窗艺廊,上海,中国

王天德个展,Xerxes Fine Arts,伦敦,英国

2007

天德再制造,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山·水,艺倡画廊,香港

王天德个展,Han Art,蒙特利尔,加拿大

2005

香火,艺术空间,温哥华,加拿大

2004

天德制造,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王天德个展,Galerie 99,德国

2003

王天德:二十一世纪水墨形态,艺倡画廊,香港

联展

2018

墨境:山崎晶子与杨致远夫妇的当代中国水墨收藏,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加利福尼亚,美国

自·沧浪亭:当代艺术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日月光华:中国当代艺术展,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威尼斯,意大利

新写意主义: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崔振宽美术馆,西安,中国

INK:中国当代水墨展,格平根美术馆,格平根,德国

2017

麓山美术馆当代水墨10: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麓山美术馆,成都,中国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2016-2017主题展 暨 移山:十三位当代艺术家的笔墨探索,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中国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

无垠:行进中的水墨运动,中国当代水墨年度大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中国

水墨曼陀罗,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

2016

蒐集所怀:苏州博物馆藏现当代艺术捐赠展,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国

第三届当代水墨空间:变相-水墨的维度,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艺倡画廊三十五周年回顾展,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2015-2016,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极光墨海:中国水墨艺术家暨作品赴南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招隐: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大川当代艺术中心,常州,中国

2014

Within & Without,斯坦福大学博物馆,加利福尼亚,美国

水墨当代艺术展,南海艺术中心,旧金山,美国

梦幻仙境,苏富比S2艺术空间,纽约

收藏有艺事,中正纪念堂,台北

2013

水墨艺术在当代中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美国

意象:喜玛拉雅美术馆开馆展,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2

现代中国画展,大英博物馆,英国

新水墨,萨奇画廊,英国

汇墨高升:2012国际水墨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台北

2011

红旗:中国当代艺术展,蒙特利尔博物馆,加拿大

汉字:大陆当代艺术展,华山艺文,台北

纸:中德当代艺术作品交流展,上海美术家协会创意中心,上海,中国

2010

无中生有,香港会展中心,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

新水墨,明园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美术馆 , 肯塔基,美国

2009

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展,费城,美国

水墨演义: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美国

意派·世纪思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拉卡沙弗罗姆美术馆,帕尔玛,西班牙

变易的水墨,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德累斯顿,德国

新水墨艺术,香港艺术馆,香港

2007

延承、演绎、渗透:墨,单色的世界,旧坡本,东京,日本

开 FUN:台北国际书法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

CHINA ONWARD,路易斯安那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

2006

水墨:中国的书写艺术,大都会美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书法现场,恒庐美术馆,杭州,中国

60 视线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5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国际展览中心,成都,中国

韩中当代水墨展,首尔市立美术馆,首尔,韩国

2004

龙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当代美术馆,都柏林,爱尔兰

上海摩登,Museum Villa Stuck,德国

2003

开放的时代,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东方既白:中国二十世纪绘画展,金门宫,巴黎,法国

点辐射与深入:来自纸墨的视觉表达,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吉隆坡,马来西亚

2002

墨分五色,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博物院,广州,中国

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维也纳艺术家之家,奥地利

2001

水墨本色,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0

新中国画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江苏美术馆,南京,中国

Fin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Alice KingGallery,香港

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中国

1999

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亚洲社会美术馆,纽约,美国;PS1当代艺术中心,纽约,美国;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美国;塔科马港美术馆,西雅图,美国-亨利美术馆,西雅图,美国;蒙特雷当代艺术博物馆,蒙特雷,墨西哥

1998

上海美术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回首长安:现代水墨收藏邀请展,陕西美术馆,西安,中国

1997

中国艺术大展水墨展,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香港会议中心,香港

上海艺术家作品展,圣彼得堡,俄罗斯

1996

上海墨展,亚利桑那大学美术馆,亚利桑那州,美国

重返家园,瑞曼画廊,世界日报画廊,旧金山,美国

上海美术馆当代艺术展,汉堡,德国

现实今天与明天,96 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中国

1995

墨与光中国现代抽象水墨,根特,比利时

1994

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上海现代艺术展,横滨市政厅,横滨,日本

上海台北现代水墨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1992

四人水墨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1989

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重要收藏

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苏州博物馆,苏州,中国

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美国

波士顿美术馆,波士顿,美国

香港艺术馆,香港

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

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

堪萨斯大学斯宾塞美术馆,堪萨斯,美国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

蒙特利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美特利尔,加拿大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术博物馆,加州,美国

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美国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多伦多,加拿大

牛津大学博物馆,伦敦,英国

前言

于量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监制| 侯茶茶

鸣 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