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憨大和尚:四种清净明诲

各位同修,佛教讲因缘法,就是说一切的现象,做一切的事情,都要具足因缘。打坐,修止观,想来进入禅定,想通过戒、定、慧来修学,来成佛,那么也要具足因缘。

智者大师,教你改运

对我们来讲,打坐都来学习、了解、运用智者大师他的止观法门。大家知道,明清以来,中国的佛教由原来的八大宗派慢慢地互相融合了,发展成以禅宗为主流的佛教。明清以后的禅宗也不是唐宋时期的禅宗了,它融合了其他宗派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新发展。所以天台宗的教义,禅宗也来吸取。以智者大师为代表的天台宗的思想,影响很大,智者大师有很多的著述,其中就有止观。智者大师的一个弟弟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有人说他短命,他就来找他哥哥。智者大师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通过什么来改变命运,这封信或者写的这段话、或者这本书,就叫《童蒙止观》,大家都来学。

《童蒙止观》教打坐、修行、修止观、修禅定要具备二十五种条件。他讲的很细,第一要具五缘(我们修行之前要具备五种条件);第二来呵五欲;第三叫弃五盖;第四叫行五事;第五叫具五方便,五五二十五条。我们先来说具五缘。

具五缘里边,第一持戒清净。昨天也给大家介绍了,我们一定要来持戒清净。做为我们凡夫来讲,如果说出家受戒之前也不犯五逆,出家受戒之后戒条也基本不犯,这是最好的。如果对重戒有所触犯,我们要生大忏悔,也给大家介绍了忏悔的方法。大家就问,我在这里打打坐,将来以后我往生,将来以后我有了禅定、有了智慧,我就行了,持戒不清净有什么危害呢。三学讲戒、定、慧,戒是第一,六度有菩萨行,把持戒列到第二。智者大师为了使他弟弟来改变命运,这二十五个条件里边,第一就是持戒要清净,所以持戒不能忽视,一定要来重视。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持戒,第一要断淫。无论显教,无论藏教,大家都共同依据的一本经典,就是《楞严经》。《楞严经》就来讲犯戒的、持戒不清净的危害,其中就讲到四大清净明诲,四根本戒。如果触犯戒律,它的危害性就是:“佛告阿难,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佛对阿难说,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如果你的心没有淫欲心了,你就能不随生死相续了,你就可以断生死、了生死了。佛接着对阿难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对阿难说,你随我来出家,跟我来修行,你的目的是来修三昧,修定的,那么淫心不除,你的尘怎么出呢?“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就是说你要修禅定智慧,你的淫欲的心如果不除,纵然你用苦功,来打坐、来修行,即使你禅定现前了,你纵然有了多智了,但由于你淫心不除,戒不清净,你就入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魔王波旬为什么来破坏佛呢?破坏佛法呢?他认为他比佛更高,魔王波旬是在欲界六天最高的那层天——他化自在天。他身高三十二由旬,寿命一万六千岁!他这么长的寿命,他所修的禅定、福德、智慧,禅定,他自己所感到的这种乐受,他认为是永恒的。但是他不知道,他的淫欲心不除,他不能得到究竟的清净、究竟的智慧,只是在路边上,在途中,觉得途中有乐受,所以他就来破坏佛法。但是我们要知道他的福德、智慧、禅定那很了不起,六界欲天最高的那层天上的天主呢!所以说淫欲心不除,你就不要希望有智慧,你有了禅定了,有了神通了,做什么事情呢?做魔王的事情。这多危险呢!

所以佛还有一个比喻,就给阿难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淫欲的心不断,就等于你把砂子,把石块来煮、来蒸,你想把它蒸成饭,那不可能,就是蒸千万劫,最终是热的砂子、热的石头,不能变成米饭。蒸米才能成饭,蒸石头、蒸砂子怎么能能成饭呢?这是淫欲心的危害性。

如不断杀,掩耳盗铃

第二要断杀。你修禅定,有了神通现前了,有了智慧了,你不断杀怎么样呢?必落鬼道,上品为大力鬼王,中品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为地行罗刹。所以有些人自己持戒不清净,有的时候也有一点神通,这些神通有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受这些魔魅、精灵的支配,他借给你的神通,你通过他,你来求他,他才让你看到,才让你知道,你要不求他,不听他的不行。一种是自己可以知道,可以看到,但是你看到的是下界这些鬼、饿鬼,你看不到上界的,所以不客气地讲,这个不叫神通,这叫鬼通。如果说你不断杀,来修禅定,就比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掩耳盗铃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断杀,来修禅定,就相当于掩耳盗铃。

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第三就是不要偷盗。“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如果说你偷盗的这个心不能除,你要修禅定,纵然说禅定现前,纵然说有多智,最后你就会变成邪道的一些精灵。你的神通、定力越强越高,智慧越大,那么你就是上品,中品就是魔魅,下品就是邪人,邪见人,邪见人什么状态呢?受魔魅所支。民间有些这样的人,他就受这些魔魅的支配。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些人可以到阴间里去,给阴间做事,有的是给人家接生,有的是给人家跑腿的,有的是一些附体的现象。你自己想占小便宜,想有偷盗的心,要想修禅定不行,肯定出邪。有偷盗心的人,你继续修禅定就比如什么呢?比如有人往漏的器皿往里面灌水,“欲求其满,纵经千劫,终无平复。”你这个罐子是漏的,你想把它灌满水,能吗?因为你有偷盗的心,占便宜的心,自私自利的心,不能。

说大妄语,断如来种

第四就是不要妄语。妄语当然讲的是指大妄语,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清净,你的戒根、定根不清净,就成爱见魔,断如来种,如来种性你就断了,你怎么能成佛呢?你借佛来欺众生,你妄说你是佛,妄说你成佛了,妄说你得佛道了,妄说你有佛法了,来欺狂众生,然后你想成佛道,那怎么可能呢?所以妄语戒也有一个比喻,譬如有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如果你妄称是省长,如果你妄称是国王,如果你妄称是公安局的,如果说你妄称是税务局的,那是多危险呢!何况你妄称你已经证果了,你已经得地了,证果就是证得四果罗汉,得地就是四地的菩萨,乃至你说你见佛了,这都是大妄语。自己得不到,却说自己得到了,来迷惑众生,然后还想成佛,现实吗?所以说我们不能犯大妄语。

还有一种,如果别人说你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你没有反对他,你等于默认他了,那同样也是这一类的。所以说严格地来讲,自称活佛的,自称要圆寂的,这都跟大妄语有关系。当然看你的心,你要是表示对他尊重,说圆寂就相当于去世了,这也没什么,你不能把圆寂理解成跟佛的圆寂是一样的。活佛其实也就相当于我们汉地的比丘,你说某某活佛来了,但是你是想说他跟我们汉地的比丘一样,这没什么。如果你理解成他就是活着的佛,那就有问题。心地里边不清净,心地里边故意地来突出、宣扬自己,这都是心地的不清净。

检点自心,是否清净

我们昨天介绍的持戒清净,是说在身、口方面不犯,四大清净明诲所说的“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盗、淫、妄这四大跟我们前面说的层面不同,前面说的持戒清净,一般的戒是指身口,当然菩萨戒里面也有意。这四种清净明诲是指的意,意思就是我们打坐的时候有妄想,也不怕有妄想,有妄想呢你就检点你自己,淫欲心有没有呢?虽然你没有犯邪淫这个戒,但是淫欲这个心,你检点一下有没有呢?嗔恨心、想杀的心有没有呢?盗,想占便宜的心有没有呢?如果说这个心还不清净,就不要想自己在打坐时候这二十一天,让我有点神通吧!我得入禅定吧!我有点智慧现前吧!如果你智慧现前,如果你有禅定,也就是佛所说的“必落魔道,必落神道,必落邪道,必成爱见魔”。

大家打坐之后要多来修福,多来持戒。(文字 | 节选自《一期一会——明憨法师禅修提示》题目为编者所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