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晓江:关于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的思考

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而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 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 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 8 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可见,对“生命”的理解及阐释在生命教育健康展开及实效性方面有着重大基础性的作用,不可不认真地研究与深刻地理解,并运用于生命教育的实践之中。

本文主要探讨人类生命的构成要素,并延伸去解释及解决自杀问题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确立问题。

一、实体性生命与关系性生命

人类生命可分为二维四重性来理解和掌握,其第一维,当然是“实体性生命”,或称“自然性生理生命”。一般都认为,生命是生物体、有机体存在的一种方式。《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而《辞海》中的解释则更为详细一些:“生命: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二种对生命的解释应该具有权威性,也是正确的。

高清海先生较早地从哲学的观念区分了人类的生命与一般生命的本质不同,提出了“人有双重生命而非单一生命”的观点。他指出:“人除了与动物相同的生命以外,还有着与动物不同的生命。我们应当从两重性的观点去理解人的‘本性’,也必须以同样的观点去理解人的‘生命’,即把人看作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又有着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分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因为它们大体上是相当或相互对应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生命,首先应该从实体性来定义自然性生理生命,也就是说,生命体是一类存在着的物质性实体,与其他物质性实体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可以吸收、消化、排泄外界的物质,适应外在的环境,并能够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生长、发育、繁殖及最后死亡。我们在理解“实体性生命”的时候,应该看到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生命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是人的生命的物质基础;但也必须看到,人的实体性生命的成长已加入了大量的人为之“为”;而且,随着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及制度的提升,人之实体性生命越来越不完全是自然的了,比如医学上的器官移植技术日趋完善,有许多人植入了越来越多的“机械器官”及“芯片”;又比如整容术大规模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人在容貌上也“人化”了,这样,人之实体性生理生命也逐渐“文化”了,亦即“人化”了。

所以,在生命教育中,首先要讲清楚人的实体性生命的问题,这就不能仅仅讲到人之生命的自然性为止,必须谈到人之自然性生命与其他动植物生命的不同,也是包含着“人化”的,这是我们在理解及讲解人类实体性生命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人类生命的第二维,可以称之为“关系性生命”,或“人文生命”。指其为“关系性生命”,是说人类生命在实体性层面,表现为一个一个的个体,主要由自然大化的演变而生,也依靠自然之物而孕育、成长,直至死亡;而人类生命在关系性层面,则指任何人的生命都在也只能在社会文化与文明中造就、存在与发展,与亲人、他人和社会性精神产品密不可分,形成紧密的联系,实无法割裂开来而单独生存与发展。所以,人类“关系性生命”可以从“人文生命”的角度来认识,以与生命的实体性层面(生理生命)相区别与对应。

人之关系性生命的内涵有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或称“三重性”:一是“血缘性亲缘生命”。任何一个人都一定是父精母血孕育而就,人由此传承了父母的血脉,同时也要繁衍子孙后代。这就使人之生命与前辈建构了关系,也与后辈密不可分。关键在于,人在获得生理性血缘生命的同时,也就传承了亲缘性,而父母遗传的“亲缘”不是纯生理与自然的,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与文明凝聚而成的。换句话说,“血缘亲缘生命”已是“属人”的生命层面,其来自于父母,传之于子女,具有血缘的、历史的和纵向的联系性;也是一个人最先最直接的社会联系的体现,其纵向地、历史地把一个人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它是一种“人自身的生命生产”,是人的自然属性被社会化的第一个体现。所以,人类在实体生命的层面也与动物的生命有了截然不同,因为其血缘中就包含有亲缘性在内。人类这种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铸就了人之生命在生物复制与社会复制二方面的延续性。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是人都只能生活在社会之中,必与社会其他的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其生命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离开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体之人是一天都活不下去的。三是超越性精神生命。人类与动物区别最大的地方也许就在有超越性精神生命了,包括人之精神、意识、思维、心理,等等。人之精神生命最大的特征即在其“超越性”,人在思想中既可上溯无穷之前,亦可思维亿兆年之后;既能思考实体性物质,也可以创造出自然所没有的无穷无尽的精神世界。可见,关系性生命的三重性与实体性生命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四重性,是谓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

一般而言,人类实体性生命(生理生命)与关系性生命(人文生命)是相互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孕育与发展;无实体性生命(生理生命)焉有所谓关系性生命(人文生命)?但若无关系性生命(人文生命),则人之生命也不成其为“人的生命”。但是,在现代人之现实人生展开过程之中,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历程中,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常常只是执持个人的实体生命、生理生命之一端,忘记了自我生命的立体性和丰富的内涵,于是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盲然、生命的困顿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从而丧失了一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生命教育的途径来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刻地体认人类生命的二维四重性原理,并运用于解决现代人诸多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

二、生命困顿:自杀问题与人生意义难觅的问题

人类生命二维性四重性原理可以解释许多重大的人生问题,并引伸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自杀问题和人生意义问题是生命教育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第一、关于自杀问题。

一个人采取主动的方式结束自我的生命,是需要相当大的决心与毅力的,因为,一般而言,死亡带给人类的是最大的恐惧与痛苦;主动选择死亡者,既然已对其不恐惧与不痛苦了,甚至迫切地投入其怀抱,觉得是一种最大的解脱,这其中的复杂原因与心理精神的变化是很难被活着者所能觉察与体会的。当今社会,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性的心理干预机构的设立,也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师夜以继日地工作,仍然难以扼制现代社会自杀率上升的势头。可见,仅仅是心理学的、精神医学的咨询及治疗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深入现代人之人性、生活观、生命观与人生观去考察选择自杀者的深层次的原因,并获得解救之方。

现代社会,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与教育存在着一种“化约性的思维”,首先把人的生命化约为一般生物性生命,再化约为碳水化合物,最后化约为“基因”,并证明人们的体魄、性格、疾病、能力等等都先天地取决于此,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生命观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养成了化约性的生命观,即从物质(有机物)、生理、身体,也就是实体生命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生命的整体;而且,现代性生活方式又无不无限放大着人们的感觉、欲望的重要性,逐步养成了许多人从生活感觉的方面认识自我的生命。于是,“跟着感觉走”、“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的人生观便大为流行起来。由于此,许多青少年“杀”自己毫不迟延,“杀”别人也毫不犹豫,因为,这不过就是放弃了一堆“碳水化合物”而已,不就是减少了一些“基因”罢了。

自杀系个人采取主动的方式结束自我生命的行为。现代社会自杀率有上升的趋势,而青少年的自杀率也在大幅上扬。据中国卫生部门在2003 9 10 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 万人自杀死亡,约有200 万自杀未遂者。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 位,15 岁至34 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2310 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 万,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 倍。

在我国,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严重问题。据《东方早报》11 23 日报道:“竞争加剧,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教育体制,让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里问题日益加重。浙江各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该省问题极其严重的群体。而记者昨日从浙江健康教育研究所获悉,在这些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算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34.2%的学生曾考虑过离家出走;32.3%的学生曾吸过焑。”

2005 5 月在甘肃武威发生了6 名少年连续服毒事件,2 人死亡,4 人获救。服毒事件中的主要人物“苗苗”,在她的遗书中写着“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快乐生活”,并在喝药后笑出了声;为了陪伴好友而自杀未遂的小蔡,谈到对死亡的认识时说:“死就是人睡着了不会醒来,并不可怕。死可以让痛苦中的人得到解脱。”许多青少年以为死亡就像网络游戏里的人物,血用光了就死了,血来了又会活;也有人认为死亡就像睡觉,明天还会醒来;还有人甚至认为死亡后灵魂还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必须全面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以及死亡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青少年反思生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要有“重死”的教育,反对“轻生”(自杀)的态度
2000
3 月,开学仅10 天江苏金坛市便有3 名中学生自杀;2000 3 月成都一初中生上吊自杀;2000 7 月东莞一女初中生自杀;2001 9 月武汉一小学生自杀;2001 11月呼和浩特一学生自缢身亡;2002 9 月银川一女中学生自杀;2003 5 月重庆一女中学生跳楼身亡;2003 11 月安徽一中学生喝农药自杀;2003 11 月云南两小学生自杀;2003年甘肃双城镇6 名中小学生先后自杀;2004 3 11 日,重庆两名女高中生跳楼身亡;20046 月湖北一小学生自杀;2004 9 月,南京一小学生自杀;2004 7 月银川两小学生自杀;2004 11 月湖南一女初中生自杀;2005 2 9 日,海口一中学生自杀。

青少年仅仅被教育当做灌输知识的对象,而没有当成一个身心灵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所以,产生的生命问题、生存问题和生活问题皆十分严重,少数人甚至走上残害自我及他人生命的道路。从一般的生命困顿到严重的生命困顿。

据有关报道,我国青少年的凶杀现象也非常严重,除影响较大的徐力杀母事件、马加爵事件外,还有:2002 2 24 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系大三学生马晓明杀亲事件;2002 4月北京两名十三、四岁青少年纵火烧北京“蓝极速”网吧事件;2003 7 9 日广西桂平市的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刘某某杀人事件;2004 6 5 日北京北方正软件技术学校学生陈立宏持刀入户抢劫、杀人事件;2005 年首钢工学院赵荣杀人事件;2008 11 11 日,新疆石河子16 岁的女孩莎莎用500 元雇佣14 岁的同班同学亮亮,将母亲刺死。更让人发指的是,2008 12 3 日陕西甘安县一男子弑母后竟还将其母亲的头砍下放锅里煮2 小时!2004 5 月,雅安名山县黑竹镇一对卖豆腐的中年夫妻先后全身抽搐而亡。警方终于解开谜局,但真相令人难以置信:两人都是中毒而亡,下毒者竟是他们十分宠爱的13 岁独子小强(化名)。一个13 岁的小孩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毒杀自己的父母呢?据其几位亲叔爷称,他的动机或许与家中数万元保金有关。2007 4 月四川荣县旭阳镇一年仅13 岁的学生因为找不到上网钱,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外公。

2006 4 21 日晚,自贡市富顺县彭庙镇一七旬老太婆被人杀死在家中,凶手竟是被害人年仅13 岁的姨孙小淘(化名)。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去年小淘还掐死了自己的亲奶奶。

晚辈为何杀害自己的长辈?警方查明其犯罪动机简单而令人费解:上网经常被母亲责打,宁愿坐牢也不愿回家,为进监狱,对亲人连下毒手。2007 6 12 日广州的一17 岁少年阿涛砍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杀害父母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父母妨碍了自己的自由,父母成了他自由的敌人,所以消灭父母才能得到他想要的自由。阿涛的自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据有关材料,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率为每年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四,大大低于全国人口每年十万分之二十三的自杀率。根据2007 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问题研究报告》,从1997 年到2005 年,北京大学生自杀率平均为每年10 万人2.59 人。低于全国人口自杀率,也明显低于每年每10 万人7.5 的美国大学生自杀率。但是,大学生自杀造成社会影响却十分巨大。学习压力、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就业压力分别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解放日报》2009 4 22 日报道:上海市教委首次向社会通报高校学生安全情况。2008 年,上海市在校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共计5984 万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3起,涉及在校大学生73 人,造成55 人死亡、18 人受伤。其中自杀23 起;突发疾病猝死15起;故意伤害事件7 起,其中5 起为三人以上斗殴事件。

从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的原理来看自杀问题:自杀者把“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转变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内在的逻辑是:实体生命产生的生活感觉不好,于是,整体生命也没有了存在下去的必要了。他们没有意识到人之实体生命产生的生理需要、感觉需要之上还有“关系性生命”的存在。在这个层面,人们所获得的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是“无价”的,每一个人都由这“关系性生命”与亲人、他人形成了一个“生命之场”,一个人有权利改变自我日常的生活,但却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恰恰是在这一点,许多青少年的认识出现了大问题。就笔者掌握的材料,一般文化层次较高的自杀者,都持有一个似乎十分合理的理论根据,那就是:生命是我的,所以,选择自杀是我个人的权力,别人不应该干涉。

2008 11 14 日晚上9 30 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王艾莉跳楼自杀。在她留下的《死亡日记》中写道:死亡。这个对我一点也不陌生的字眼。曾有那么一阵子它离我如此之近。只差一步之遥。也许就是那一点点对生命的怜悯。让我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并依旧坚强的活着。所以备感珍惜幸运。却不对命运有半点妥切。死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如何出生,但可以掌握自己怎样终结。

可见她坚决认为,选择死亡是个人的权力。人不能选择“生”,因为人孕育于母腹与出生时完全不懂事,对生命不能自觉,任何父母都没有征求“我”的意见,便生下了“我”,所以,人之“生”是纯被动的;但人长大之后,有了自我意识,也能够达到对生命自觉的程度,此时,“我”可以选择如何生活,当然也有权力选择怎样去“死”,这是任何人都不得干涉的事情。

还有一位学生给笔者写了一封匿名的电子邮件,全文如下:

郑教授:您好!我是某大学(笔者隐去大学的名字)的学生,昨日听过您的讲座后,一个始终萦绕于我的思想中的问题在这里不得不向您提出请教!您对生活与生命的区分对我着实有启发性的重大意义,在此我再次对您表示感谢!但我的困惑是:一个人对死亡是否有着和生存一样的权利?假如人确实存在这一权利的话,那么人对是否终结自己的生命,即自杀,就是无可非议的了……。他不需要为别人而活着,而只需要为他自己不活着就足够了。(生在死中人2008-10-26)

这封信透露出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方式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自主性和权力意识越来越强。市场经济先天地倾向于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越有自主权——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自主性——便越能够主动积极地行动,越能发挥自我的全部潜能,如此形成的社会合力,便使物质财富像地下涌出的泉水一般迅猛地增加,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方面的“魔力”就这样充分地显示出来了。而人的这种自主的权力意识当然不会仅仅局限在经济的领域,更体现在政治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也会漫延在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之中,也就是说,人们自然会在生命存有的方面也执着于“自我权力”观。

在前一位自杀的女生看来,自己完全有权力选择放弃生命;而在这位男大学生看来,人虽然是社会的,但生命还是个我的,生命应该重于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有决定死亡的权力”。可以说,成千上万名青少年在突遭重大的人生挫折与困境后,禀持着“我有选择死亡权力”的观念走上了惨烈的自杀之途,造成了社会上无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因此,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所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从上述的生命二维四重性原理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命,“生命”虽然是“我”的,却也不完全是“我”的,放弃自我的生命并不是个人的权力,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采取自杀的手段结束自我的生命。

首先,我们从生命的第一维“实体性生命”来看。《孝经》中说:“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礼记》

中也讲道:子夏老年丧子,伤心得哭瞎了眼睛。为此,曾子严厉地责备子夏:“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礼记》中则说:乐正子春下台阶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脚,便几个月不出门,总是一副忧愁的神情。他的学生问道:先生您的脚伤已经好了,还忧愁什么呢?乐正子春回答说:“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层的道理是:人的实体生命(生理生命)也不完全是自我的,与父母家人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身体发肤的受损都会引发父母的担心,何况自杀将导致自我整个实体生命的丧失?这更是对父母之大不孝。

其次,从人之生命的第二维“关系性生命”来看。人的生命本就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既从血缘亲缘生命与亲人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从人际社会生命与他人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在超越性精神生命方面与整个人类之文明与文化不可分割。如此个人便没有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也就是说,没有自杀的权利。

所以,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人类生命与动物生命完全不同,其有二维四重性。每一个人都要从实体生命的层面上意识到,人之生理生命表现为血缘亲缘生命,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人际性社会生命,并在自我成长中,逐渐地孕育出人之超越性的精神生命,而这些关系性生命与实体性生命一道,让人们在生命的层面与他人和社会构建了复杂的关系,“生命”于是既是“本我”的,又是“超我”的;“生命”是个人的,又是亲人与社会的,是无法也不能去自我“了断”的。

因此,自杀者走向毁灭生命之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对人之生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体认不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杀率升高的趋势。有一位听过笔者演讲的同学这样写道:“既然有幸来到人世间就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好好享受生命赐予我们的盛宴,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为什么要用愚昧的方式让生命完结呢?生命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留下来的是什么呢?除了挚爱的人的愤怒和悲伤什么也不会有了。”

人之关系性生命的存在,让自杀者即便死了,也不可能完结所有的生命:父母亲人痛彻骨髓之悲伤;造成他人与社会无穷的难题,等等,这些实际情况是应该让那些禀执着“生命是我的,我有权力放弃”者警醒。

另一类自杀则是我们没有从生命的二维四重性出发深入其人性深处、文化影响等内在层面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无法解决面对的种种生命问题,非常可惜地走上了自绝之路。

2008 10 3 号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震后5 个月自杀身亡。遗书仅五六言:“卓锴弟:

抗震救灾到安置重建,我每天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我的确支撑不下去了。我想好好休息一下,我走后,父母和嫂子只有难为你一人多加照顾了,跪别父母、岳父母。”10 10,北川县委首次对这起自杀事件做出官方说明,认为地震中独子遇难、工作任务繁重、抑郁症是导致其最终选择轻生的三大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还是其他原因?

2009 4 20 日,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时年33 岁。在5.12 大地震中,冯翔8 岁的儿子不幸遇难,他忍住巨大的悲伤,全身心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被破格提拔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并于2008 12 月被组织安排到井冈山参加“灾后重建干部主题培训”并进行了心理抚慰。

董玉飞年仅12 岁的独子董壮在地震中不幸罹难。地震后,酒量尚可的董玉飞突然戒酒。大家也不再劝酒,都理解董玉飞正在为再生一个孩子做准备。“正常的话,他们可能就是打算在春节那会儿吧”,任科伟说。

9 24 日至29 ,绵阳市区的404 医院收治住院病人董玉飞。出院记录上记载,董玉飞患有不算严重的慢性前列腺炎。“()一再地问护士要药品说明书和具体治疗方案,很少遇到病人要输液药品说明书的。护士吓了一跳,以为是找麻烦的来了。他看得很仔细。”“他经常唠叨‘咋个得这个病啊’、‘治不治得好啊?’‘治不好,真的不想活了’、‘咋个输了几天了,症状还是没有缓解啊??’”吴明辉介绍:“这种病也不算大病,但是很难治愈。引发因素主要是憋尿、炎症扩散、过度疲劳、烟酒和性生活过多、不协调等。40%左右的病人会有性功能减退的症状。这种病症状虽轻,却很讨厌,主要是尿痛和射精痛,病人心情可能会因此忧郁。

冯翔在地震后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篇纪念自己孩子的文章:

“孩子:天堂里没有地震——献给在北川地震中遇难的爱子冯瀚墨”(2008-05-2112:12:12)。儿子,我最爱的儿子,九天过去了,我和你的妈妈依然不知道你被掩埋在曲山小学废墟下的哪个地方。我们无数次前来找寻,我们带着希望而来,带着绝望而去。我们知道,你要决绝地离开,回到天堂。儿子,我最爱的宝贝,天空又开始飘着细雨,你躺在冰冷的地下,不知道冷不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担心你,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怕不怕。

儿子,你走了,带走我们所有的希望,带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妈妈,天天以泪洗脸,你的爸爸,悲痛欲绝,我们还不敢把你离去的消息告诉最疼爱你的爷爷,我们还瞒着他。如果他知道自己最爱的孙儿,如今已阴阳相隔,不知道该遭受怎样的创伤。

根据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原理,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理生命与人文社会生命,或者叫实体生命和关系性生命。后者又分三:血缘亲缘生命、人际社会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

汶川地震后5 个月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因为的他丧失了儿子的实体生命,而血缘亲缘生命还在,所以痛不欲生,而他想再生一个儿子或女儿来重建实体生命的想法又破灭了。

汶川地震后近一年冯翔副部长为何自杀?他也是丧失了儿子的实体生命,因为血缘亲缘生命还在,所以痛不欲生;而且他连给儿子一个体面的葬礼、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哀思的场所都没有了。中国人一般通过丧葬和祭祀来重建去世亲人的实体生命,他却不可能了,所以,他自杀了。

所以,我始终认为:不能把自杀者都推托到心理问题就完事了,要从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出发,进入到人性与生命的层面、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去寻找导致自杀更为深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比如:要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来让丧亲干部实现他们再生一个儿子或女儿的愿望;要设立永久性的祭祀场所,让那些无法找到逝去亲人任何遗物的干部们有一个物化的场所来渲泄他们的哀伤情绪,抒发他们的悲痛感情。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路。

灾后,四川省为了帮助遇难孩子家庭平复悲伤、还绝望的父母以希望,于去年7 月出台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此后,不少灾后失去子女的家庭选择了再次怀孕。据四川省人口计生部门震后统计,灾区子女死亡并有生育意愿的计划生育家庭共计6000 余个;截至去年底,757 名妇女已然再孕。

第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处寻觅的问题。

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是,人是一种知道价值、了解价值的大小,并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物。因为价值与意义赋予了人生活的动力、生存的目标。一个人只要有所希望,他的人生就会正常地延续;而当一个人完全没有了人生的任何目的与追求,其生命无论存在与否,其生活可以说都已经停止了,人生也就有中断的危险。

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弗兰克在行医时,经常问那些经受了极大痛苦的病人:“您为什么不自杀?”既然能够坐在弗兰克的诊所中看病,这些人当然是战胜了他们面对的人生困境,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了。有的人说完全是因为考虑到子女的问题使其没有步入死途;有的人说是因为自己还有某项才能没有发挥出来阻止了选择死亡;还有的人则说是因为保存一个珍贵的回忆才使自己没有自杀。

弗兰克医师从长期的科学研究中,逐渐地发展出了他独创的“意义治疗法”,也就是说,给那些在生活中受到巨大打击者寻找出意义与责任,让他们能从死亡的边缘上走回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所以,弗兰克医师发展出来的“意义治疗法”,从本质上来说即是让无法活下去者也能拒斥死亡,让他们能从“鬼门关”转回来,重新步入世间的正常生活。

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何处寻觅?

人生在世,究竟意义何在?活着的价值又在那里?其实许多自杀者往往就是受到重大的人生挫折之后,幻灭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感而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的。当然更多的人,则是在寻觅不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情况下,万念皆灰,郁闷、无聊、得过且过、“跟着感觉走”、无可无不可,等等,生存与生活的品质非常之低。还有一类人知识水平低,只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无所谓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更有一种人是因为每每思及死亡的存在及不可避免性而导致了人生的幻灭感,并引发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危机。

笔者一位学生这样说:“有我之前,亿万斯年,未曾有我;无我之后,亿万斯年,不再有我。一想到此,便感到人生真的没有什么意思。”这段话说的是:既然一切从无中来,又都将归入尘土,这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的一生,难道还会有、还能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吗?

这是一种在死亡必至性导致的虚无感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生无意义的体认。

要彻底解决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生无意义与价值感,当然是非常困难与复杂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但在生命教育中,如果能让人们理解并运用生命二维性原理,则具有相当的有效性。首先,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在生命观上存在着一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减化性思维”,也就是说以人类二维四重性生命中的某一层面的存在遮蔽其他的层面,只重生命某一方面的发展,不知生命是一种丰富的发展整体;由此,特别在意生命某一层面的感觉,一当受挫,顿时觉得生命的整个天地都塌陷了。

生命是什么---

老师说:“生命是永远在黑板上跳动的粉笔.
画家说:“生命是自己笔下的七彩画.
司机说:“生命是一张没有回程的单行票.
运动员说:“生命是永远追求的最大极限.
演唱家说:“生命是自己尽力发挥的最高水平.
音乐家说:“生命是跳动在内心深处的乐章.
舞蹈家说:“生命是自己淋漓尽致的跳出的舞蹈.
——这即是生命观上的“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减化性”思维。

比如,一些人对生命的理解狭隘化,或仅仅视生命为实体性生理生命,于是沉溺在生活感官享乐之中,一旦满足不了,则认整个生命无价值,人生自然也无意义了。于是,万念皆灰,郁闷无聊,得过且过、活得很累,等等感觉弥漫在自我整个人生世界中。

也有些人对人际社会生命特别关注,当其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包括恋爱关系等)中受挫,或在社会上屡屡碰壁之后,顿觉生命无价值、人生无意义。

还有些人对精神生命特别看重,把自我的精神产品(如文学、影视作品等)、地位、名誉视为比生命存在更重要,所以,一旦在这些追求的过程中受挫,则也会觉得生命无价值,人生无意义。比如:歌星影星作家等等名人,他们的社会角色就重于生命本身,当歌星不能唱歌影星无法表演或走下坡路时,他们容易自杀;当作家不能写作或走下坡路时,他们容易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当一对恋人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和保持各自的恋人角色时,他与她也容易步向寻情的自杀之路。

种种情况都说明,如果人们不能理解生命是一种多重性的存在,是一种立体性的发展,就会产生以某一重生命状态的不如己意便否认整个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错误看法,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现象的产生。其实,生命是多面的丰富体,某一重生命的低潮并不足以说明整体生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许可以从生命的另一维另一重去发展,以获得其他方面的成功与幸福;或者以生命的综合性实力来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等等。

有一位选修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的女生写道:初上《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我就喜欢上了,我想通过它能对生命的意义作进一步的了解。每次上课都认真听,用心领会,真的感悟颇深。……人活在世上就是拥有生命去生活。生活像一粒粒芝麻,生命恰似一个香脆的大饼;芝麻附在大饼上,让饼更加香味十足。所以,不要让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来影响生命的存在,不要破坏这一关系的平衡。……面对感情受挫而自杀的人就是把爱情视为了人生的全部,当爱情失去后,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生命也就被剥夺了存在权。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想法,爱情只是人生的一朵美丽的花而已,爱情之花谢了,还会再开,而且人生之树上还会开事业之花、亲情之花、友情之花。不要因为一朵花谢了,就剥夺整株花的生存权。(杨某某,生命科学院大三学生)

总之,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要让青年学子们明白:绝对不能以生命某一方面的问题遮蔽生命的全体,要善于发现、光大生命各个方面的潜力,使生命整体的存在阳光、健康、充满活力、展现精彩,并以此来消解生命无价值、人生无意义的体认。

其次,生命二重性原理还告诉我们:人之生命不仅仅是它的物质性形态(实体生命),还有关系性形态(人文生命),所以,人死亡后离开世界,实体性生命归于“无”,但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人的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仍然会存在下去、体现出来。比如:人类子孙后代的延续就是血缘亲缘生命的永恒;人们生前积善行德,逝后让许多人记得你、怀念你,那么,其人际社会生命得以永存。还有许多人生前创造了一些永恒性的精神产品,如音乐、绘画、文学的创作,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明创造,如道德人格榜样的矗立,如世间丰功伟业的创建,等等,那么,虽然其实体性生命已完结(死亡),可因其“立德、立功、立言”了,则其精神生命就永存于世了。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实体性生命(生理生命)中止之后,其关系性生命(人文生命)还在延续,这也即是人对死亡的超越。可见,人逝后永存于世的只可能是关系性的人文生命,这凸显了人类之人文生命既是意义与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主要的承载体,因此,人们只能经由自我生命的人文本质才可寻获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有限的人生转化为无限的生命,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由此,我们便可以在死亡面前寻获人生意义之所在:既然我们的生命不仅存在于现在,还可以存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应该也必须好好地把握生活,珍惜生命,创造价值,让人生精彩绝伦,以使我们的关系性生命在实体性生命终结之后,还能得到更好地、永远地延续。

这便是关于人在死亡导致的虚无性面前寻找生命意义何在的答案,这也是我们需要人生奋斗的根本理由之一。

三、简短的结论

1、在生命教育中应该改变人们对生命的化约性及减化性思维,要运用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的原理来教育我们的青年学子,以解决各种生命困顿的问题。

Subject: 来自一个需要您帮助的女孩(2009 5 4 日晚)
郑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邮件。下午听了您在我校的讲座,感触很大。您不仅是一名传授知识的学者,更是一位和蔼可亲,品格令人尊敬的长辈。今天鼓起勇气给您写这封信,内心实在想得到您的帮助,可能您太忙,无暇理这些小事,但恳求老师如有时间,一定给这个无助的女孩一点建议。

一名在校的女研究生,最近一两年来一直被不良的情绪困扰,主要源于一次失败的恋爱,沉重的打击几乎让我绝望。担心,害怕,无助,失落让我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不是考虑到父母,真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其中也包括另一个男孩对我的关爱,让我慢慢走出来。但是我现在最糟糕的是,记忆力超差,对感情也超不信任,没有自信。我都怀疑我现在是不是悲伤过度加上胡思乱想产生了一些精神错乱,或者脑神经受伤,头经常疼,特别是一用脑。打算去医院诊断治疗,碰巧听了您的讲座,您告诉我们,很多心理疾病不是心理的原因,而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我重新审视我自个的问题,我不知是不是这个问题,我很想靠自个的意志力去战胜,但是每次都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头脑没有原来那么活了,反应慢,而且一用脑就头疼。一时之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郑教授,您告诉我,我这种情况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是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吗?还是得依靠自已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病就自然而然就消失呢?新的一段感情对我的恢复又是否有用呢?今后我又该如何去面对我的感情或婚姻生活呢?郑教授,可能有些问题不属于您的研究范围,但是您是否能以一个长辈的身份给我一些建议?感激不尽!
谢谢您!!

同学:您好!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把这样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向我倾述。我觉得你的问题起因是第一次恋爱太投入了,以至当失败以后无法拔出来,产生了严重的自信心丧失,由这种心理与观念上的问题转化成了生理上的头痛等病症。所以,在解决上要双管齐下。我首先送一段话给你,你一定要认真地看看,体会体会,这是一位选修我的课的女孩子写的:

一位选修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的女生写道:

初上《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我就喜欢上了,我想通过它能对生命的意义作进一步的了解。每次上课都认真听,用心领会,真的感悟颇深。……人活在世上就是拥有生命去生活。生活像一粒粒芝麻,生命恰似一个香脆的大饼;芝麻附在大饼上,让饼更加香味十足。所以,不要让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来影响生命的存在,不要破坏这一关系的平衡。……面对感情受挫而自杀的人就是把爱情视为了人生的全部,当爱情失去后,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生命也就被剥夺了存在权。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想法,爱情只是人生的一朵美丽的花而已,爱情之花谢了,还会再开,而且人生之树上还会开事业之花、亲情之花、友情之花。不要因为一朵花谢了,就剥夺整株花的生存权。(杨某某,生命科学院大三学生)

这说明,一个女生往往会把爱情生活视为人生的全部,一当失败,生命已无意义与价值,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乃至生理病痛,甚至于自杀。由此,你要做的是,在观念上一定要把爱情生活视为人生的一部分,当然是重要的部分,但人生还有其他更为广阔的天地,还有更为重要的内容。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与爱情观。你必须从这个根子上去解决你的问题,然后再辅之以一定的药物治疗,效果一定会有的。你一定要重新走出来,有一个男孩子再表达爱情之意,这也是最好的一剂药啊。不过,你不能老是把这个与那个相比,以至总觉得不满意,进入不了爱情新的阶段。过去的就过去了,人生是日新又日新的过程;除却爱情,我们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许多生活的滋味要去品尝。翻开你生活新的一页,去获得幸福与成功,我祝福你。顺祝好! 郑晓江(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郑教授您好!谢谢您给我的回信,看了之后,我轻松了许多,我决定我一定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坚强地生活下去。明天我会去医院看看是否真的需要药物治疗。
……

今天去医院看了下,医生告诉我可能有轻度的神经衰弱,说不太严重,如果药物治疗也行,不过主要是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挺贵的,我想我能战胜自己的。因为有您的开导,再加上自个儿的努力调节,我想我一定能很快走出来的。谈对象的事我暂时也不考虑,我想等一切都好起来了,我才有精力去好好经营一份好的感情,现在主要是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情绪,把自已的学业完成吧,对吗?其实这两天确实挺开心的,因为有您的开导,以前总以为教授和我们的心理距离太大,有点敬而远之,而且也常认为,教授会很忙的,对这种小事一定不会理睬的,现在我真的觉得我错了,您的所作所为大概就是老师的伟大所在吧,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功利性的社会当中。呵呵,我也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我的头脑还不是很清楚,不过,请您接受我的谢意,真的挺谢谢您的!谢谢!

2、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改变现代人在生命观上的狭隘性,由只意识到实体性生命和生理感觉深入地去体验及重视自我之“关系性生命”,由此来建构正确的立体性的二维四重性生命观,并在此基础上去解决种种生命的困顿,特别是摒弃对生命的不尊重与不珍惜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从人之生命二维四重性原理去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好好地活,努力地活,尽自己拥有的实体性生命(自然之生理生命)与关系性生命(血缘亲缘性生命、人际社会性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二个幅度四个层面立体并深入展开地活,一句话: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开拓生命,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并在面对人生终点时,能够实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

 

2月17日消息称从事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之研究的江西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郑晓江于当日早晨7时在南昌某住宅楼顶层下跳身亡,1957年6月生,55岁。

这位江西籍郑晓江教授我曾熟悉,我1990年代读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时学校“人生学研究中心”曾邀请郑做过讲座,当时他已是教授了,而讲座的大幅宣传海报就张贴在华南师大西区学生宿舍群的张贴墙上(当时皆是手绘手写,长数米宽一二米)。我当时对哲学与人生问题也挺感兴趣,也听过他该场讲座,讲什么“人生学”,具体内容早已全忘了,只记得他胖胖的,好象是秋季,穿白衬衣加夹克外套。我读本科时还购买并通读了他《中国人生精神》一书,以我今之眼光看之内容并不怎么样(学术含量不高),但他的“后记”文字述他写书的艰辛我倒印象非常深刻:南昌城酷暑斗室里发奋著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生命,海量无垠
(转载) ​知己之情,世间最美
第362期:你连自己都过不好,还探寻生命的意义?
《谈谈人生》
让你人生精彩的50条
为寻找活着的意义而活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