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州一对 胜迹千秋 ——记永川联界名家游俊[咸丰收/重庆双桥]

分类:楹趣联韵
2016-01-24 14:12 阅读(?)评论(0)
  四川成都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被誉为“三国圣地”。大约南北朝时,合惠陵汉昭烈庙于一处。崇祠屡经兴废,迁延至今。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有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
  在众多人文遗迹中,有一5言对联因精切不移,言简义丰而广为流传,这便是署名永川子明游俊: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联中,上联之“两表”指诸葛亮入川所作前后《出师表》,“三顾”则指刘备三顾茅庐典故,可谓尽显武侯之忠;下联“一对”则指著名的“隆中对”,刘备与诸葛亮相会于隆中,因而有了诸葛亮“三分天下”妙论,此一语足见武侯之智。此联入选多部联书,并被南阳武侯祠三顾堂借用。该联为近代四川名流永川人游俊撰书。
  游俊(1884-1951),字子明,号盲禅,是原重庆永川县何埂乡人(一说永川县松溉镇人)。游俊先读于永川中学,后于四川藏文学堂毕业。他于1919年任永川中学学监,1924年委任为彭县知事,1932年任永川中学训育主任,1935年出任天全县县长,亦曾宦游内江,四十年代又返永川投身教育事业,为四川名士。作为一个旧式文人,游俊好古文,擅诗联,尤癖于书画,可谓文辞书画俱佳。除成都武侯祠这一五言联外,新都桂湖升庵祠也有他的联作:
  荷花香罢桂摇秋,好风月尽勾留。酒不招李翰林,诗不和杜工部,睹一龛肖像,我激起谏诤精诚。蛮烟瘴雨砺贞操,况贬潮韩愈,转成化蜀文翁;系忠义于平湖,数百载仰言表行坊,何须问浩浩洞庭、澄澄西子;
  衣带缓时人欲倦,臭皮囊勤摆脱。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叹满地疮痍,谁有个痌瘝怀抱?落日浮云装幻境,恐哭汉贾生,犹似投江屈老;拜宝光而绕塔,十三层皆禅门觉路,再休管年年芳草、夜夜啼鹃。
  此联全文188字,熔铸景事情,用语沉雄犀利,气脉流畅而奇郁,寄托遥深。上联从桂湖荷花桂子入手,于好风月中拉来李白杜甫衬起杨慎,其文采风流,其颠沛流离及郁郁不得志,可谓是两相激越。“蛮烟瘴雨”句转而写杨慎因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而充军云南永昌卫,与因《谏佛骨疏》而被流放的韩愈境遇何其相似。这风光旖旎的桂湖,借得升庵先生之风骨,又何输于浩渺之洞庭,清灵之西子。下联则言及人世间名利堪破,宦海沉浮,人宜早归。“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用谢脁、马超之典故,慨叹大好河山,又有谁可以托付。转而再拉汉代贾谊,战国屈原作衬,表现杨慎之铮铮风骨、郁郁文风。“拜宝光而绕塔”,以十三层宝光塔收束,再次触动人心。“再休管年年芳草、夜夜啼鹃”似有四大皆空、看空一切之意。
  游子明曾多地为官,清廉正直,颇受百姓拥戴,与车耀先、刘伯承等共产党人士多有交往,也是开明人士。后来,游俊因目盲而返乡,族人敬其德高望重,推为族长。解放后,游俊因耳聋戴助听器,被当地农民误以为是发报机,打成特务而遭镇压。一代才人沦落至此,可悲可叹!天幸有武侯祠五言雄对,流传未轶,大可以慰其人。
----------------中华楹联报2016.1.15 星期五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