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氏体

 我来答
小林学长123
2020-01-05 · 专注于分享数码相关知识
小林学长123
采纳数:550 获赞数:50748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结构名称。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是1890年代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在一种坚硬矿物中首次发现的。马氏体的三维组织通常为板条状,但在金相观察中通常为针状,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地方通常被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相。这种结构通常是在中高碳钢中通过加速冷却获得的。高强度和高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扩展资料:

马氏体最初是由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1850-1914)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的,19世纪90年代,在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中首次发现马氏体: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然后迅速冷却(淬火)以获得淬火组织,使钢变硬和强化。1895年,法国的F.Osmond为了纪念德国的冶金学家A.Martens,将这种结构命名为马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体

小宝生活小集锦
2020-01-04 ·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小宝生活小集锦
采纳数:82 获赞数:12407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2、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3、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扩展资料:

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一、组成成分不同

1、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2、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角。

二、物理特性

1、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2、板条状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冷加工;针状马氏体又硬又脆,无塑性变形能力。

三、应用不同

1、马氏体不锈钢能在退火、和硬化与回火的状态下焊接,无论钢材的原先状态如何,经过焊接后都会在邻近焊道处产生一硬化的马氏体区,热影响区的硬度主要是取决于母材金属的碳含量,当硬度增加时,则韧性减少,且此区域变成较易产生龟裂、预热和控制层间温度,是避免龟裂的最有效方法,为得最佳的性质,需焊后热处理。

2、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类中钢种最多、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约占整个不锈钢产量的 65~70%)。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是 Fe-Cr-Ni 系合金(即美国的 AISI300 系);Fe-Cr-Ni-Mn 系(即美国 AISI200 系);特殊奥氏体不锈钢等三种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氏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圆帽聊汽车
高粉答主

2019-12-27 · 致力于汽车领域知识的解答
小圆帽聊汽车
采纳数:794 获赞数:27037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扩展资料:

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亚结构。片状马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但韧性很差,其特点是硬而脆。在具有相同屈服强度的条件下,板条马氏体比片状马氏体的韧性好很多,即在具有较高强度、硬度的同时,还具有相当高的韧性和塑性。

其原因是由于在片状马氏体中孪晶亚结构的存在大大减少了有效滑移系;同时在回火时,碳化物沿孪晶不均匀析出使脆性增大;

此外,片状马氏体中含碳质量分数高,晶格畸变大,淬火应力大,以及存在大量的显微裂纹也是其韧性差的原因。而板条马氏体中含碳质量分数低,可以发生“自回火”,且碳化物分布均匀;其次在胞状位错亚结构中位错分布不均匀,存在低密度位错区,为位错提供了活动余地,由于位错运动能缓和局部应力集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9-12-26 · TA获得超过7.4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81
展开全部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扩展资料

常见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角。

马氏体转变同样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s-Mz)连续进行的,当温度达到Ms点以下,立即有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冷加工;针状马氏体又硬又脆,无塑性变形能力。马氏体转变速度极快,转变时体积产生膨胀,在钢丝内部形成很大的内应力,所以淬火后的钢丝需要及时回火,防止应力开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氏体组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秒懂百科
2020-10-29 · TA获得超过5.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3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