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另三座是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坐落于山西省忻州,两边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唐代因文殊信仰而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
管理

详细内容

简介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另三座是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坐落于山西省忻州,两边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唐代因文殊信仰而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

五台山还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另四座是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印度野鹿苑、菩提迦耶、拘尸那迦)

清代,随着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黄庙是弘扬藏传佛教,比如善住寺、十万堂等。五台山也是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地方,是中国最早出现佛教建筑的地方。

因由五座山峰组成,仿佛五台,故曰五台山。

【东台望海峰】2796米;顶峰望海寺供奉的是聪明文殊,自然景观为“云海日出”

【南台锦绣峰】2485米;顶峰普济寺供奉的是智慧文殊,自然景观为“高山花海”

【西台挂月峰】2773米;顶峰法雷寺供奉的是狮子文殊,自然景观是“月色朗照”

【北台叶斗峰】3061米;顶峰灵应寺供奉的是无垢文殊,自然景观是“一览众山小”

【中台翠岩峰】2894米;顶峰演教寺供奉的是孺童文殊,自然景观是“周边山景”

走遍五台就是香客信徒所讲的“大朝台”,因为时间关系,笔者暂时没有看过大朝台。

旅游攻略

前往台怀镇的盘山公路

由于前往五台山是依靠坐火车加上徒步。

盘山公路上的五台山自然风光,牛群和牛便便随处可见。

经常有牛大摇大摆地霸占道路中央,也不怕人,汽车只能绕行。

台怀镇(台内)

台怀镇是五台山最繁华的地带,旅行者的根据地。经过很长一段僻静的盘山公路后进入台怀镇,颇有“豁然开朗”之感。

台怀镇门票

台怀镇距离五台县城81公里,因地处五台山五座高峰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人们把台怀地区称为台内,其他地区称为台外。

台怀镇距离东台望海峰19公里,距西台挂月峰22公里,距南台锦绣峰28公里,距北台叶斗峰20公里,距中台翠岩峰19公里,也是登台顶的中心,旅行者游览五台山风景区的根据地。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由于台怀镇有灵鹫峰和佛舍利,所以历代朝廷和佛教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

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五台山的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睺寺并称“五台山五大禅处”。

五台山诸寺庙在固定的佛教纪念日举行各种佛事活动,届时香客云集。这些日子是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日)、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等等等等。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可以追溯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初年。五台山历史上的寺庙360余座,迄今保持完好的仍有192座,是中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这些寺庙横跨近20个世纪。

台怀镇售卖香火的摊位很多,香客连绵不绝。

主要景点

圆照寺

圆照寺古称普宁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中国宣传佛法,为了纪念他,明宣宗下旨修建了这座寺庙。它是一座700年的古寺。

圆照寺门票

圆照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山门是3门,这里是5门,称为五朝门,是五台山独一无二的。它也是皇家道场之一。

圆照寺名,取意于室利沙的封号,追其佛源,佛经有《圆觉经》,主要内容是讲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向佛请教因地修证的法门。

圆照寺山门

寺内的藏式白塔给圆照寺带来了很大的声誉,塔中藏有尼泊尔(也说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子。除此之外,圆照寺还是五台山佛教圣地、黄教流传开来的圣寺。

圆照寺属黄庙,就是后来俗称的喇嘛庙。

贫女岂斋殿

传说文殊菩萨在塔院寺“无遮大会斋”上化成贫女乞食,施发以后。即在圆照寺上空显示真容,故在此处立碑造像。

圆照寺室利沙舍利塔

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圆照寺的声誉大,就在这座塔上。

圆照寺室利沙塔
塔下金佛

菩萨顶

菩萨顶门票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它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壮丽的喇嘛寺院(五台山第一黄庙),也是全山五大禅处之一。菩萨顶为满语“文殊菩萨居住灵鹫峰顶”的意思。

清初皇帝为了维护统一,对蒙藏民族采取怀柔政策,菩萨顶一跃成为五台山地位最高的寺庙,康熙和乾隆多次游历五台山皆驻跸于此。

菩萨顶下石阶偶遇一位来自九华山徒步朝圣而来的僧人,服气了这耐力。

菩萨顶108级台阶

寺前还有108蹬石阶,是朝圣的必经考验,时不时见到前来朝圣的高僧。

108级台阶回望。

菩萨顶上远眺。

菩萨顶“灵光圣境”是康熙皇帝手书。

菩萨顶是按照皇家的规模型制进行大规模改建的。

菩萨顶福字照壁

大雄宝殿

菩萨顶的大文殊殿

菩萨顶的文殊殿也叫滴水檐大殿,殿中的一片瓦除了冬天,不管阴晴都会往下滴水。但是在1984年维修大殿的时候保护措施不到位,原先的水槽被抹平。

菩萨顶匾额

菩萨顶天王殿

大锅院

南房中置三口大铜锅,其中一口是明朝万历年间铸造的。这些大锅是寺庙里的和尚在每年腊月初八煮腊八粥敬佛并施舍给信众之用的。

鲁智深山门演武旧址

大显通寺

大显通寺门票

显通寺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老的一座。相传此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现有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所建。分别有大佛殿、观音殿、大文殊殿三大主殿。

它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景区唯一的国家级保护寺院。

显通铜殿

万历年间从十三个省征用十万斤青铜铸造了这座铜殿,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座青铜贴金建筑。清朝康熙皇帝专门观摩了这座铜殿,还留下了让人猜不透的无字碑。

显通寺是皇家寺院,流传着许多关于帝王的传说。康熙皇帝曾经来到五台山五次之多,还将龙袍赠给显通寺的大师,令其代皇帝年年礼佛。

显通寺撞钟僧人大多早上三点半就起床了,晚上要九点半敲过钟才能睡。他们一整天的活动也十分繁忙。

大文殊殿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第二重大殿,这里供奉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

显通寺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9999.5斤的大铜钟。

千钵文殊殿

千钵文殊菩萨是明朝铸成的。

大显通寺的钟楼

显通寺大钟

无量殿

无量殿是一座纯砖砌结构的建筑,奇特之处在于没有房梁,里面供奉有铜铸毗卢佛。

显通寺无量殿

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全国的“青庙十大寺”之一。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此名。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在青山绿丛之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是五台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塔院寺最古老的一部分建筑的建造时间最晚也在北魏以前,建造塔院寺是在明朝完成的。明朝永乐五年,明成祖朱棣命人在大白塔旁建起了一座寺庙,而且还重修了这座佛塔。此时塔院寺和大华严寺才彻底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正南方的“清凉圣境”三块木牌坊建于明代。

塔院寺门票

大白塔

大白塔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塔高56.3米,据说是元代初建的,也叫阿尼哥大白塔。据说塔中还包裹着武则天时期建造的二层八角铁铸舍利塔,这项工程工作量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堪称五台山之冠。它是整个五台山的标志。

白塔顶部盖有八块铜板,这些铜板是按照传统的八卦方位来安放的,并整体构成一个圆盘的形状。圆盘的上面是一个风磨铜质的宝瓶。圆盘的边缘,又挂着36块每块两米多长的铜质垂檐。每个垂檐下面又挂着三个风铃。

大白塔下小金佛

毛泽东、周恩来在1948年前往西柏坡途中,曾在塔院寺的方丈院下榻。

白塔底座南面有三个很浅的石洞,右边石洞立有佛的迹象碑,碑上有释迦牟尼的双足迹印图,这是佛的圣迹。左边的石洞内有康熙年间的修塔纪事碑。

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大慈延寿宝殿

塔院寺的转经筒

转经筒为朝拜大白塔之用。

罗睺寺

罗睺寺门票免费,位于显通寺东侧,始建于唐代,为五大禅处和十大喇嘛庙(黄庙)之一。据说此处显过圣灯,所以名落佛寺。明代弘治年间重修,万历年间皇帝的宠妃李彦妃为祁子登基许愿,特意拨款重修。清康熙年间又进行大规模改建,改名“罗睺寺”。

罗睺寺正门

花开现佛

该寺院有五台山最为奇妙的人造活动景观——“花开现佛”。每年六月十五文殊菩萨生日这天,寺僧“跳鬼”相娱。

万佛阁(五爷庙)

万佛阁在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东南,创建于明,清代重修,在五台山众多佛殿中别具一格。殿内下层供三位菩萨,分别是骑绿毛狮的文殊菩萨、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骑神兽的观音菩萨。

因为大殿内有万尊佛像,所以叫万佛阁。

万佛阁没有牌楼和山门等建筑,因为它是塔院寺的属庙。这里还有一大特色,即在殿对面有戏台一座,因为还愿的人基本会在此安排酬神演戏,所以五爷庙里天天有戏。基本是台连台,折连折。

其他景观


参考资料

  1. 【山西游记】忻州五台山——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2. 周游天下行纪
讨论量
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