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怒曝除甲醛行业黑幕 知名品牌“森家环保”遭罚20万元

代理商怒曝除甲醛行业黑幕 知名品牌“森家环保”遭罚20万元
2024年05月16日 00:35 重庆晨报
黄先生演示总部人员教他检测时如何造假 黄先生演示总部人员教他检测时如何造假

“清除甲醛污染,减少它对人们身体的伤害,这本来蕴藏着巨大商机,可惜一些不法商家却借此赚取黑心钱,把这个行业搞乱了!”5月14日,读者黄先生向重庆晨报记者讲述了他代理知名除醛品牌“森家环保”的遭遇。

2023年8月,黄先生与森家环保北京总部签约,成为森家环保的代理商。然而加盟后,黄先生却被指使在甲醛检测中造假招揽业务。获知不少行业黑幕后,黄先生提出退出加盟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了森家环保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于前日告知黄先生处理结果:该局已于近日对森家环保违反广告法的行为处以20万元处罚。

加盟成为市级代理商

黄先生介绍,近几年看到一些因为装修不当引发的甲醛污染,一直谋划着开一家除甲醛公司,降低它对人们身体的伤害。

2023年7月,他通过短视频平台看到北京森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加盟广告。森家环保称自己是“政府采购优秀供应商”,多次位列全国十大甲醛治理品牌,全国加盟商达600余个,累计服务客户超10万名……这令黄先生有了加盟代理的想法。8月4日,他专程前往森家环保北京总部实地考察。

黄生生说,在森家环保总部,听了总部有关负责人推介的“通常情况下,除甲醛公司每个月净收入至少为7万元”“反正是不会亏”等内容后,他心动了。8月5日,在听取总部“成都市场更好做”的建议后,他签订了17万元的货款成为成都代理(市级),准备在成都的除甲醛方面大干一番。

经查,森家环保成立于2018年11月13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在黄生生与该公司签订的《产品合作协议》中,记者看到,相关合作的费用名称为“货款”,协议内容中明确表示,森家环保将提供检测设备、培训、派单、工程、经营、研发、广告等多个方面的支持。

检测被要求数据造假

“8月17日执行首个订单,我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黄先生说,由于森家环保的业务模式为“检测-治理-复检”,为拿下甲醛治理的业务并确保治理后复检达标,他没想到被分配的首个订单就需要自己配合“做手脚”。

“首单业务,我怕操作不熟练导致效果不达标,就在复测前向公司总部人员说出了这个顾虑。没想到他们让我通过少的显色液、减少药剂停留时间去控制复检结果。”黄先生介绍,“按照公司的培训,正常检测操作是在采集样本后,将3滴显色液滴入采集空气的液体并停留5分钟。但首次总部公司工作人员就嘱咐他只滴1滴,停留一两分钟,看颜色稍有变化就赶紧用检测仪检测。”这让黄先生对自己工作的合法性开始怀疑和担心。

此后的四五单,森家环保总部一位邱姓负责人在指导中,多次要求黄先生在甲醛检测中造假,甚至要求操作仪器篡改真实数据。

在黄先生提供的有总部人员的微信群中,记者看到,总部邱姓负责人称:“检测结果要调成超标,这样方便后期客服人员转化治理。”

在黄先生提供的一份材料中,记者看到涉及多个总部专家工作人员指导其设置和篡改检测设备的数据。在录音中,更有森家环保的王姓负责人“开导”他——“在商言商,咱们头脑有时也需要灵活一点”“客户要检测说明有潜在需求,检测仪只是敲门砖,只算工作道具,检测都不超标,他能做治理吗?”“不超标需要我们干啥呀,所以你要想办法让它超标”……

不愿同流合污向监管部门举报

“我们又检测又治理,还可以随意篡改数据,完全为了拿单、收钱,这不是坑人吗!”黄先生说,由于总部人员后来竟公然要求他在检测服务中数据造假,以此来提高目标客户的“转化率”,这令他难以接受。

2023年11月初,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你们不把检测结果调成超标,客服人员后期没法转化,你们自己的事不上心,莫怪我们没使劲!”

11月6日,黄先生和重庆等地的另两名代理商前往北京森家环保总部,要求与对方中止合作。他的想法是,把17万元退回来,干点正经事。

森家环保总部以黄先生拒不配合客户转化、违反合作协议等为由,拒不退还黄先生的17万元。不久,为了平息投诉,森家环保总部王姓负责人出面退了8万元给黄先生。

2023年11月9日,黄先生以森家环保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加盟商等不法行为,向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举报。前日黄先生得到回复:市场监管局已于近日对森家环保的不法行为作出了处罚决定。

在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4月9日出具的京朝市监处罚[2024]5411号处罚决定书“违法事实”一栏,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如此表述:

当事人北京森家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去甲醛产品、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并开展招商加盟活动。当事人在其公司网站上宣传有“CCTV央视上榜品牌”等内容,但无法提供准确合法依据。当事人作为特许经营许可企业,在开展招商加盟活动时在其公司网站上宣称“通常情况下,除甲醛公司每个月净收入至少为7万元”“反正是不会亏”等内容,违反了广告法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决定处罚20万元。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中,还指出当事人超出授权范围使用影视明星刘德华照片宣传,但没有涉及加盟代理费是否应该退还等。

重庆晨报记者5月15日下午致电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一女性工作人员回应称,因加盟代理等属合同纠纷,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范畴,建议黄先生向法院起诉。至于处罚书为什么没有涉及甲醛检测造假方面的回应,该人士表示她不是经办人员,具体案情不清楚。

涉案企业曾有违法宣传前科

对市场监管局的调查处理,黄先生有些困惑:他的举报材料中,对方指使他甲醛检测造假的事实和证据十分充分,可处罚书没有涉及和回应。他说,如果这不属市场监管部门管,那又该谁管呢?他表示,将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当事方检测造假的行为。

对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20万元,森家环保王姓负责人在与黄先生通话时说:“现在被处罚20万元,已没办法改变了,早知道要被处罚20万元,我们不如给你。但现在处罚我们了,你想折腾就随便怎么折腾,你一分钱也别想再拿!”

记者调查发现,虽在业界较有名气,但森家环保有发布违法广告的前科。2020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曾对其因在官方网站及网络宣传中违规发布带有“上万家案例、百强企业印证”“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等内容及图标,被以发布违法广告处罚了20万元。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如果不知敬畏敢昧着良心挣黑心钱,注定走不远。”黄先生说,他披露除甲醛行业的乱象,更多的是想警示年轻的创业者:不要轻信除甲醛加盟可轻松赚钱的虚假宣传,更不可为钱设套造假,丧失做人的底线。

新闻纵深

除甲醛行业标准及监管亟待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巨大的需求让甲醛治理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房屋装修时使用的人造板材、油漆涂料、化纤织物等,都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早在2004年,甲醛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第1类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导致鼻咽癌、白血病或多器官疾病,这种慢性中毒往往在转化成病变时才被发现,因此危害极大。

重庆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关部门于2001年和2002年先后出台过两项标准。原建设部制定的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关闭门窗1小时后,室内甲醛浓度每立方米低于0.08毫克。原卫生部制定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关闭门窗12小时后,室内甲醛浓度每立方米低于0.1毫克。2022年7月11日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2),对甲醛含量制定了新的标准,规定1小时均值每立方米应不大于0.080毫克。

曾参与多起室内治污诉讼的重庆市妙珠律师事务所律师倪世均表示,按有关规定,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这是为了避免公司同时开展检测和治理业务。若非甲醛公司为了获取订单和通过治理后的复检,进行数据造假,不仅属于超范围经营,还同时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应当予以严厉打击。

业内人士表示,除甲醛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从业门槛低,甚至不少保洁员都改行做起了除甲醛。一些除甲醛公司低价揽客,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因此亟待从标准制定、行业监管等方面发力,助推行业有序发展。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圣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环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