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重阳
马重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49,097
  • 关注人气:6,2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篮协罪己诏(to titan)

(2013-08-26 11:36:13)
中心领导是司局级干部,算是高干,高干就是高级干部,不会为了输场球拿下 就算想辞职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儿,组织上培养你这么多年,啊。。。碰到挫折遇到困难要有承受能力嘛。。。啊。。。
--------------------------------------
篮协下发“罪己诏”,就是这个暑期档热播宫斗大戏的大结局。没有人下课,没有人调离,朝廷自我批评,到此为止。现阶段的问题,到篮管中心就是最高层,输场球闹不了革命。换而言之,只要没出现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能用业务问题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罪己诏分八大问题、6条改进,官场文书一定是字斟句酌,前提是上级领导满意,内部人能看懂,话里还带活口儿,后面还有续集,这就是所谓弦外之“精神”,我来逐条阐释。

(一、对备战新奥运周期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没有根据伦敦奥运会周期暴露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筹划好新一轮的备战工作。)

每逢奥运后的一两年,都是低谷。97年,02年,09年,意思是无独有偶,上来第一条就讲这个!虽然是事实,但往中国体育大环境上赖,这是国家战略问题,哪级领导也得闭嘴。

(二、对目前亚洲篮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备战参赛方案针对性不强,自身定位不准确,片面认为男篮在亚洲还有一定优势,对困难估计不足,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居危思进的意识。)

什么是发展变化?规则允许中华台北有大个外援了。什么是自身定位?伊朗咱就算了,至多加上一个东道主菲律宾,咱们怎么也前三能完成任务,症结是不知道对手“发展变化”——咱带一黑人也行啊,国家不让!

(三、管理层深入队伍一线开展工作不实,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做到与队伍摸爬滚打在一起,对队伍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思想掌握不准。尤其是与教练组深入有效沟通不够,支持不利,没有主动及时地帮助他们判断形势、发现和解决问题,致使赛前仍未克服“水土不服”的因素。)

凡是有“尤其”俩字的,前面就不重要。前两大条是外在大形势,到这条分析内部因素了,“水土不服”?只有老外。“仍未克服”?——原来我就看他不行。。。结果果然不行。。。劝也不行。。。我必须承担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这个责任。


(四、对队伍思想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方法滞后,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打大仗、打恶仗的深入动员和深刻的思想基础建设,以及激励职业精神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队伍的精神面貌、拼搏作风、比赛激情等方面出现问题。)

关联词很讲究,如果是“因为所以”,那前面这个负主要责任。凡是用“从而”的,则是前者打后者五十大板。所以主要问题是“队伍”。队伍不行就换人吧,咱们当领导的要换的是——工作方法。

(五、全年训练、比赛安排不够系统、合理和精细,调整期安排不够,备战期间赛事安排过密,影响到系统训练,队伍生化指标显示疲劳,运动员出现大面积伤病,进而影响到备战质量和比赛期间的人员使用。同时,热身赛对手的选择也缺少针对性。这些都给国家队的备战造成了困难。)

备战困难源于伤病,伤病并非来自联赛——联赛也是中国篮协的重要工作,伤是正常的——而是由于联赛后该养伤的时候“备战期间”赛事过密,热身赛选择对手也不是篮协挑的,这些商业赛事出的岔子,应由赞助商承担!下回赞助商再要求打比赛,我们当领导的就会更慎重了,不是这仨瓜俩枣就能打发的喽!




(六、对聘请外教和中国队技战术风格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思考,聘请外教工作启动早,落实晚,造成教练组工作的时间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备战。)

为什么启动早落实晚,我感觉是说给谁听呢。要是信兰成一个人拍板,很快就能搞定。但中国的事儿要“上会”研究,包括听取上级意见,所以这些影响了备战。其实教练来的晚,两眼一抹黑仓促上阵应该是“很大程度”影响了备战,所说“一定程度”我猜是不敢埋怨太多。

(七、对队伍新老交替的决策不果断,顾虑眼前成绩,思想保守,不敢下决心大胆使用新人。)

决策是谁来做?信兰成还是胡加时?还是其他人?成绩是谁的成绩?这是八大问题中字数最少的一条,有可能是心照不宣。考试选择题有这个窍门,字数最少的往往可能是正确答案。

(八、尚未把握好联赛发展和国家队水平提高之间相辅相成、良性互促的关系。对大家所关注的联赛赛程、场次、外援使用等各方不同见解,没能及时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形成共识。)

最后一条,应该叫“其他”,表示全面的意思。





说问题,其实没什么用,因为都是不需要有人负责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办是大家关心的,我们解读一下改进意见。

(一、增强新周期备战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正视现实,立足亚洲,迅速调整备战工作计划,提高针对性。
组织相关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国际篮球特点,紧盯亚洲主要对手的发展变化,重新审视和定位。从实际出发,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


立足亚洲,用不上欧美外教。亚洲教练,给他八个胆他也摆不平。主教练应该会本土产生,至多辅以外教顾问。思想路线问题一向就是组织人事问题。而从大的方向来看,放弃前八之后更进一步的梦想吧,不现实了。




  (二、建立国家队管理、服务和保障的核心团队,完善队委会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务实稳健推进备战工作,为中国男篮的重振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
重新修订国家队工作规则,明确岗位职责、球队纪律、工作权限。完善各级国家队运动员大赛选拔办法,严格执行选拔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善监督机制。)

这是一条几近完成的计划,起码国家队管理部前一段已经改名叫什么后勤服务保障部。以前的岗位纪律权限也是明确的,选拔方式也是有程序的,所以说还是套话。

(三、根据队伍备战需要,系统合理地安排好国家队全年的训练、竞赛和调整的计划。研究论证适合国家队的热身赛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手,提高比赛质量。)

以前也是有计划的,所谓有针对性无非是挑几个亚洲球队打一打,赞助商觉得没意思也没办法,虚假繁荣的事儿要适度,别全是假的。


(四、加强国家队思想作风建设,研究适合现阶段队伍特点的工作方法,培养爱国主义和职业精神,建立国家队激励和权益保障机制。)

这是针对全运会和俱乐部而言的,也参照了足球的情况,对年轻一代球员来说,国家队高高在上还没什么实惠。但要改变这个状况恐怕很难,因为国家队还是高高在上的,又的确没什么实惠。。。


(五、立足长远,加大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和锻炼力度,为年轻队员提供更多国际比赛机会,敢于面对风险,尽快完成新老交替。坚持梯队建设,建立国家队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以及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人才输送单位和教练给予技术帮助和物质奖励。)

任何事都怕一个盲目,一窝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别出个什么九几年一刀切的方案。现有的中国篮球的塔尖是以阿联为核心的中生代球员,怎样去把握取舍,是需要专业人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一条仅是泛泛而谈。
国家队培养层面要比俱乐部高很多,假如能够有更多的这个层面的队伍建制,有这方面的切实投入,愿意花钱请外教名帅一下请四、五个,一人带一个国青国少,让几倍于现有国字号规模的年轻人都有高水平的训练,才叫培养和锻炼。你听我这建议,就知道篮协跟没说一样。


(六、尽快完成CBA联赛体制改革的调研,积极推进联赛管办分离的论证与实施。努力调整和处理好联赛与国家队相互促进的关系,兼顾联赛和国家队两者利益。对联赛当前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证,争取与联赛相关方达成共识。)

管办分离是大势所趋,联赛和国家队的关系并不难理顺。中国篮球的唯一进步在于市场和影响力,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体制改革的症结就是谁也不愿放权,一切担忧都是搪塞。既然管了这么多年也管不好,那就让市场去干好了。就算没有篮管中心,中国篮球也不会冲不出亚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