鲽的副作用有哪些

  鲽也是鱼类中很常见的一种了,它也是比目鱼中很常见的一种,大家应该都知道比目鱼吧,俩只眼睛都是长在身体右侧的,它的食疗作用是很多的,补身体,以及消炎解毒的功效都是特别好的,经常疲劳的人多吃一些鲽鱼就会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鲽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1.鲽的副作用有哪些 2.鲽的功效与作用 3.鲽的做法 4.鲽的分布和种类 5.鲽的生物学特性

1鲽的副作用有哪些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食物的种类真的是很多,我们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选择,也要结合身体的健康情况去搭配好食物,尤其像鲽这样的食物,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鲽。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

  虽然能够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是一件让人心情很好的事情,但是一旦身体出现疾病就会有很多的困扰,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鲽介绍以后,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饮食。

2鲽的功效与作用

  鲽食疗作用:

  比目鱼性味甘、平;

  具有消炎解毒,补虚弱等功效;

  主要用于劳伤、体弱、久痢等。

  鲽的制作技巧

  鲽鱼肉质细嫩,肉多刺少,适于蒸食。可加工成条、块、丁、片等,可采用爆、炒、炸、熘等方法加工成菜。也可制成盐干品,肝可制鱼肝油。

3鲽的做法

  红烧鲽鱼头

  材料

  鲽鱼头1个(约1000克)。调料油2千克(约耗100克),酱油5大匙,绍酒3大匙,醋、白糖各2大匙,精盐、味精各1/2小勺,胡椒粉1/3小勺,香油1大匙,葱段、姜块、蒜片、八角各少许,淀粉适量。

  做法

  1、鲽鱼头去鳃,洗净,入七成热油中炸透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分。

  2、另起锅加少许底油,用葱、姜、蒜、八角炝锅,烹绍酒、醋,加入酱油,白糖、精盐,添汤烧开,再下入炸好的鲽鱼头,用中火烧至熟烂入味,见烫汁稠浓时,加入味精,胡椒粉,拣去葱、姜、八角,将鲽鱼头捞出。

  3、原汁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浇在盘中的鲽鱼头上即可。

  材料替换

  胖头鱼替换鲽鱼头,称红烧鳙鱼头。

  口味变化

  加豆瓣辣酱调味,称红焖鲽鱼头。

  酱烧鲽鱼头

  鲽鱼头1个约250克,芦笋250克,胡萝卜片5克。调料日式酱烧汁250克,清汤100克,盐2克,味精5克,白糖4克,葱、姜、蒜各2克,八角1个,色拉油500克。

  做法

  1、将鱼头焯水洗净,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火炸1分钟至金黄色备用。

  2、将芦笋切成长10厘米段,入沸水焯水1分钟后撒上盐、味精备用。

  3、锅留底油20克,下葱、姜、蒜、八角炝锅,然后将其捞出,加入清汤、鱼头和酱烧汁、白糖大火烧开,小火煨20分钟至入味,大火收汁,最后将鱼头捞出,入盘,放上汆好的胡萝卜片,用芦笋围边,将剩余的原汁浇在上面即可。

4鲽的分布和种类

  全世界现有 43属110种

  左右。产于中国的约有14属26种。常见种类有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见图)、石鲽(Plati-chthуs bicoloratus)、黄盖鲽(Limanda

  gokohamae)等。其他尚有栖息在大西洋北部水域的海鲽

  (Pleuronectesplatessa)、马舌鲽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等,以及栖

  息在太平洋北部水域的狭鳞庸鲽(Hippoglossus stenolepis),箭齿鲽(Atherestes

  evermanni)等品种,也是很重要的经济鱼类。身体侧扁像薄片,长椭圆形,有细鳞,两眼都在右侧,左侧向下卧在沙底,生活在浅海中。

5鲽的生物学特性

  鲽科鱼类一般生活于泥沙底质的浅海底层,有些栖于较深水

  层。如产于北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瓦鲽,在深达1628米处也曾有发现。夜间摄食,

  白天一般活动不多。冬季远离沿岸,在较深的海域越冬;待翌年春、夏季又游向沿岸

  进行生殖和索饵活动。仔鱼初期两眼在体两侧,营漂浮生活。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变

  态,左侧眼渐移往右侧,一俟变态完毕,即转营底栖生活。鲽科鱼类主要摄食鱼类、

  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在所摄食的鱼类中有

  虎鱼类、幼鲱、胡瓜鱼、鳀、玉筋鱼、鳕等。

  鲽一般在 2~8月集群游向近海进行生殖。雄鱼4~5龄,雌鱼6~7龄成熟。有的

  种类性成熟期迟。分布于日本海、黄海、渤海的高眼鲽,每年春、夏季临近时集群

  自越冬场游向近海,并于4~7月水温10~18℃时产卵。怀卵量在体长300~350毫米

  时为28.9万粒,在体长350~400毫米时为71.4万粒。卵呈球形,浮性,卵径约0.85~

  1.08毫米;卵膜薄而透明。无油球。受精卵在水温11.3~14.8℃时约83~113小时孵

  出仔鱼,在水温16.4~19.0℃时约57~66小时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47毫米。

  庸鲽从10月到翌年3月上旬、 水温3~9℃时,在近海100~300米深处产卵,怀卵量

  为130~350万粒。卵大(卵径2.94~3.85毫米),膜薄,无色,无油球,在水温

  6℃时要16天才能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5~8.5毫米,长到70毫米左右时完成

  变态并渐沉入海底生活。

相关资讯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