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的极致人生 张炳瑞香文

被后人称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几乎家喻户晓 ,一幅传世名作 被明清画家视为经典。

但是人们对这幅名作的作者黄公望却所知不多。

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家住常熟子游巷。幼年时父母双亡 家境贫寒 在他十岁左右就给浙江永嘉人黄乐做养子。据说, 当时黄乐已经90岁了,看到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 :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改名换姓叫黄公望。

黄公望天资聪颖,少有大志,十二三岁就参加了县里的神童考试,后来又博览群书,好学不倦,掌握了广博的学识和技艺。他还做过浙西廉访使署书吏,后来吃官司被关进监狱。出狱后,黄公望心灰意冷,改号“大痴”,从此不再过问政事,开始了隐士生活,并加入新道教。

黄公望加入新道教,这种宗教修炼,对他有很大影响。打坐、降心、炼性,使人虚静宁神。古代文人画家在精神上重要的修炼是诗要孤,画要静,从而影响到绘画的风格与意境。

黄公望学画起步较晚,50岁出狱后才开始画山水画。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他所画山水,一定亲临体察。

黄公望的最大成就是在他70多岁时所作的长卷《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以水墨披麻皴技法描绘富春江一带的秋初景色。构思时,他的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用了6—7年时间才完成。图为长卷,长636.9厘米 宽33厘米。画中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冈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堪称文人山水画的典范。

《富春山居图》曾为明朝人吴之炬所藏,后又转至其子吴洪裕,吴洪裕对之珍爱之极,寝食与共,以至于临死之际要焚《富春山居图》入葬,幸为其侄子吴子文救出,但已烧去卷首一段 非常可惜。

不知道黄公望在天堂是否知道他的这幅《富春山居图》被后人如此珍爱?作为一代书画大家黄公望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堪称极致。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