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进子公司狂揽2亿订单,ST宇顺董事长首次对外讲述收购逻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进子公司狂揽2亿订单,ST宇顺董事长首次对外讲述收购逻辑

为了能够达成收购、又不损害上市公司正常经营,ST宇顺选择另辟蹊径。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冯雨晨

ST宇顺(002289.SZ)收购资产案堪称动作迅速

主营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等业务的ST宇顺在4月7日宣布拟以7425万元现金向包向兵、郑露购买上海孚邦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孚邦实业”)75%股权,后者从事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领域业务。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该笔交易接连传来实质性进展。4月26日,孚邦实业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的《营业执照》正式成为ST宇顺控股子公司就在完成收购流程前后孚邦实业陆续签订了总金额合计超过2亿元的大单”。最新进展是5月14日盘后,ST宇顺披露该收购的首期对价款6324.44万元支付完成

ST宇顺董事长嵇敏表示,公司有信心迅速提升营收,加快改善财务指标,重新获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嵇敏也介绍了收购孚邦实业的一些细节。

如今围绕这桩收购资产案的疑问逐渐厘清。让万名股东更为关切的显然是,顶着高关注度收购而来的孚邦实业接下来将如何最大作用赋能ST宇顺

狂揽2亿背后

两家公司业务交集始于收购。ST宇顺称,通过收购其能够借助孚邦实业的业务需求及客户资源拓展LCD显示屏业务,围绕现有主营业务实现业绩增长。这一说法短时间内得到验证。

孚邦实业总经理包向兵表示,在与多家化工企业及消防救援站等机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此次收购流程前后,孚邦实业签订两份采购框架协议合计金额2.14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两份采购框架协议显示:客户一拟向孚邦实业采购电气设备及消防仪器仪表等设备,含税总金额13680万元,合作期自2024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1月17日止;客户二拟向孚邦实业采购中低压配电设备及安全环保仪器仪表等应急设备,含税总金额7680万元,合作期自2024年4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止。客户一、客户二均为国企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孚邦实业归入旗下,但ST宇顺并未以公告形式披露上述两份协议,合作开始日期也均在收购完成之前。

对于为何没有披露,接近交易所的人士分析认为根据深交所主板规定,出售产品、商品金额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亿元的,应及时披露。上述两份合同未达到重大合同信息披露标准,属于自行披露的范围。

针对后者,孚邦实业方面解释称,考虑到合同传送需要一定时间,两份合同实际上于近期完成双方签署,并正式生效。

ST宇顺孚邦实业而言,两份合同意义重大。站在前者角度,近四年来ST宇顺年营收均维持在1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公司曾坦言现有主营业务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影响,面临一定压力,急需注入优质资产;后者孚邦实业近两年营收增长较快,但尚未突破5000万元,且背负着今起3年累积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的业绩承诺。

包向兵表示,“实际上这两份协议都有ST宇顺在背后支持,作为控股股东从谈判到签约提供了业务支持和巨大资源。”包向兵透露,孚邦此前也接触过这两家国企客户,但在即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背景下、再加上ST宇顺支持双方才有了合作的可能。

包向兵称包括2023年未执行完的合同订单将在2024年执行并确认收入1530.56万元截至年4月初,2024年新签订单880.03万元,合计2410.59万元,占年预测收入43.36%浙石化、裕龙石化、盛虹虹景和荣盛新材料(舟山)等存在6920万元在洽谈项目

收购逻辑

公告显示,ST宇顺与孚邦实业将围绕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共享、智能化升级等领域充分挖掘协同效应,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最终目的是ST宇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ST类上市公司,收购资产的难度要大于非ST类公司,而被收购方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通常也更倾向于非ST公司

针对这一点,嵇敏表示,ST宇顺现有主业承压,需要一定时间去拓展空间,外延发展是必然选择。包向兵则认为,之所以选择与ST宇顺合作,是因为ST宇顺在孚邦希望拓展的领域资源深厚,双方在相互赋能基础上能够共同发展

为了能够达成收购、又不损害上市公司正常经营,ST宇顺选择另辟蹊径。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上海奉望实业以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ST宇顺提供不超过2000万元收购借款。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类似情况近些年在A股极少出现。

根据双方约定,孚邦实业还需将收购对价款的75%用于购买ST宇顺股并质押给上市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浙石化

  • 荣盛石化:公司舟山年产38万吨聚醚装置产出合格产品
  •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与浙江石化签订超亿元丙烯腈废气废水焚烧炉合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进子公司狂揽2亿订单,ST宇顺董事长首次对外讲述收购逻辑

为了能够达成收购、又不损害上市公司正常经营,ST宇顺选择另辟蹊径。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冯雨晨

ST宇顺(002289.SZ)收购资产案堪称动作迅速

主营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等业务的ST宇顺在4月7日宣布拟以7425万元现金向包向兵、郑露购买上海孚邦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孚邦实业”)75%股权,后者从事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领域业务。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该笔交易接连传来实质性进展。4月26日,孚邦实业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的《营业执照》正式成为ST宇顺控股子公司就在完成收购流程前后孚邦实业陆续签订了总金额合计超过2亿元的大单”。最新进展是5月14日盘后,ST宇顺披露该收购的首期对价款6324.44万元支付完成

ST宇顺董事长嵇敏表示,公司有信心迅速提升营收,加快改善财务指标,重新获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嵇敏也介绍了收购孚邦实业的一些细节。

如今围绕这桩收购资产案的疑问逐渐厘清。让万名股东更为关切的显然是,顶着高关注度收购而来的孚邦实业接下来将如何最大作用赋能ST宇顺

狂揽2亿背后

两家公司业务交集始于收购。ST宇顺称,通过收购其能够借助孚邦实业的业务需求及客户资源拓展LCD显示屏业务,围绕现有主营业务实现业绩增长。这一说法短时间内得到验证。

孚邦实业总经理包向兵表示,在与多家化工企业及消防救援站等机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此次收购流程前后,孚邦实业签订两份采购框架协议合计金额2.14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两份采购框架协议显示:客户一拟向孚邦实业采购电气设备及消防仪器仪表等设备,含税总金额13680万元,合作期自2024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1月17日止;客户二拟向孚邦实业采购中低压配电设备及安全环保仪器仪表等应急设备,含税总金额7680万元,合作期自2024年4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止。客户一、客户二均为国企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孚邦实业归入旗下,但ST宇顺并未以公告形式披露上述两份协议,合作开始日期也均在收购完成之前。

对于为何没有披露,接近交易所的人士分析认为根据深交所主板规定,出售产品、商品金额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亿元的,应及时披露。上述两份合同未达到重大合同信息披露标准,属于自行披露的范围。

针对后者,孚邦实业方面解释称,考虑到合同传送需要一定时间,两份合同实际上于近期完成双方签署,并正式生效。

ST宇顺孚邦实业而言,两份合同意义重大。站在前者角度,近四年来ST宇顺年营收均维持在1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公司曾坦言现有主营业务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影响,面临一定压力,急需注入优质资产;后者孚邦实业近两年营收增长较快,但尚未突破5000万元,且背负着今起3年累积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的业绩承诺。

包向兵表示,“实际上这两份协议都有ST宇顺在背后支持,作为控股股东从谈判到签约提供了业务支持和巨大资源。”包向兵透露,孚邦此前也接触过这两家国企客户,但在即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背景下、再加上ST宇顺支持双方才有了合作的可能。

包向兵称包括2023年未执行完的合同订单将在2024年执行并确认收入1530.56万元截至年4月初,2024年新签订单880.03万元,合计2410.59万元,占年预测收入43.36%浙石化、裕龙石化、盛虹虹景和荣盛新材料(舟山)等存在6920万元在洽谈项目

收购逻辑

公告显示,ST宇顺与孚邦实业将围绕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共享、智能化升级等领域充分挖掘协同效应,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最终目的是ST宇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ST类上市公司,收购资产的难度要大于非ST类公司,而被收购方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通常也更倾向于非ST公司

针对这一点,嵇敏表示,ST宇顺现有主业承压,需要一定时间去拓展空间,外延发展是必然选择。包向兵则认为,之所以选择与ST宇顺合作,是因为ST宇顺在孚邦希望拓展的领域资源深厚,双方在相互赋能基础上能够共同发展

为了能够达成收购、又不损害上市公司正常经营,ST宇顺选择另辟蹊径。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上海奉望实业以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ST宇顺提供不超过2000万元收购借款。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类似情况近些年在A股极少出现。

根据双方约定,孚邦实业还需将收购对价款的75%用于购买ST宇顺股并质押给上市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