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以水兴产、以水兴城”!宿迁探索走出黄金水道发展之路

从运河岸线一改旧模样,到深入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初具成效;从运河宿迁港中心作业区后劲十足,到临港产业持续繁荣向好……近年来,宿迁市港口事业崛起势头之强劲,让人刮目相看。

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宿迁市全面提高港航发展水平,大力促进临港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探索一条“以水兴产、以水兴城”的黄金水道发展之路。

向新 向绿 向未来

5月的运河湾公园,碧波荡漾、一片葱绿,运河岸线“焕新颜”,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游览体验。

运河湾公园是中运河上崛起的城市新“名片”。该公园周边原本不仅遗存着玻璃厂、水泥厂、热电厂等相关设施,存在许多环境治理问题,还面临着植被单一、群落稳定性较差、道路破损、景观单调等情况,鲜有居民涉足。

宿迁市高度重视中运河生态修复工作,于2019年启动了中运河湾生态修复工程,2020年完成运河湾公园建设,2022年完成运河湾半岛公园建设,共整治中运河段4.5公里,修复生态面积55公顷。

具体体现在,控源截污,消除历史遗留污染源。通过对历史遗留污染物进行转运和无害化处理,高标准建设排水环卫设施,根本性改善污染入河现象,保护和提升了中运河生态功能。

植被恢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对大树进行保护,同时栽植乔灌木5600株,地被156500平方米,铺设草皮176000平方米,实现了对裸露土地全覆盖,形成了乔灌结合、草木搭配、错落有致的植被体系,群落结构更加合理,为鸟类、两栖动物等提供了栖息地。

景观提升,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以“春花秋色、绿歌樱舞”等为主题,融入运河文化,打造“靳辅广场”“四世同堂”“小杨庄码头”“运河码头”“樱花小径”“亲水平台”等节点景观,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小在附近长大,看到运河湾的面貌焕然一新,很激动、很开心,真没想到能变得那么漂亮。”令市民蔡鹏更意想不到的是,新建的“鸿运桥”一度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与此同时,宿迁市还深入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宿迁段,进一步完善通航功能,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持续拓宽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将生态还给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正为临港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也为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内联 外通 达江海

大道通衢连四海,港口集群起波澜。

打开“联系门”,建设大通道,一“通”才能“百通”!

“推动航道网‘通江达海’,建成宿连航道一期工程,加快市港口集团上市步伐,促进港航产一体发展,打造‘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推进‘水运宿迁’高质量发展。”这是2024年宿迁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新任务”。

今年3月,宿迁市发布了《宿迁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涉及京杭大运河宿迁段、宿连航道和徐洪河等三级及以上航道沿线陆域。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以水兴产、以水兴城”的黄金水道发展之路,成为城市新的发展命题——

市委、市政府作出果断决策,强化内联外通,在《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融入苏北“物流金三角”,按照畅网络、强枢纽、增亮点、强特色、深融合的要求,为宿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宏图已展现,关键在实施,关键在执行。对于全市港口一体化发展设立的国有企业宿迁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而言,是责任更是机遇。

“目前,宿迁港已全面打通对外进出口业务双向通道,中心港区开通了宿迁至上海、太仓、南京、连云港等8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每周航次超50个,中远海、中谷海运、中外运等20余家公司在中心港区设立提还箱点,切实为宿迁及周边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宿迁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集团将大力实施“四港联动”发展战略,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畅通“陆海空”对外贸易通道,致力打造国内一流枢纽港口。

除此之外,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项目也正有序推进。据了解,该项目起点为宿淮铁路洋河站,终点为港口站,正线长约6.3公里,其中洋河段长约3公里,洋北段长约3.3公里,站场面积约18.8万平方米,运量200万吨/年,总投资约8.6亿元。目前全线轨道已全部贯通,施工附属配套工程,计划2024年6月份全线完工。

招大 引强 育新能

时值初夏,在运河宿迁港长江精工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副武装”的工人每天都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长江精工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是全国钢结构行业领军企业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主要从事建筑钢结构及墙面、屋面围护系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2023年公司生产钢结构产量5.6万吨,开票销售5亿元。”长江精工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江堤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积极筹建实验室和焊接培训室,加大研发技改投入,扩大PEC装配式钢混构件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全面建设AI智慧工厂,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装配式基地,为宿迁临港事业发展多作贡献。

近年来,宿迁市高度重视临港产业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航道资源,在京杭运河、宿连航道、徐洪河等高等级航道沿线建设了运河宿迁港产业园、陆集临港产业园、泗阳经济开发区等多个重点临港产业园区,同时依托各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壮大,先后引进恒力集团、桐昆化纤、盛虹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构建形成了高端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临港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对于未来临港产业发展,我市也是“胸有成竹”“频频落子”。《规划》要求,将按照“百里航道、千亿龙头、万亿产业”的思路,研究沿主要港口、航运主通道的产业布局规划,出台宿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树立以港促航、沿航布港、沿港招商、以产促城、联动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恒力产业园、盛虹新材料产业园、沭阳临港工业园等临港产业园,充分发挥集聚融合发展效应。

现如今,宿迁正通过一条条大道、一座座大桥、一条条船舶、一个个企业,实现港业、港城互动,推动城市发展走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展望未来,宿迁临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前、再向前。(马凌峰)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