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兵马俑!中法将联合修复巴黎圣母院,相关负责人:均曾使用大量木材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牵手”兵马俑!中法将联合修复巴黎圣母院,相关负责人:均曾使用大量木材

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中法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保护研究。

中国秦始皇陵与法国巴黎圣母院,都曾使用大量的木质材料,并存在过火木质遗存;中法双方将开展包括木材树种鉴定、保存状态评估、劣化机理、保护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同时开展土遗址耐久性和稳定性、制作工艺、病害识别评估及损害机理等研究;双方还将利用本次合作,共同培养文化遗产科技保护的青年人才。

5年前,大火吞噬了“欧洲文化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正式名称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它是哥特式建筑,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于1345年完工,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后因雨果的著作《巴黎圣母院》而闻名世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甚至将其称为“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2019年4月15日,这座有“法国国宝”之称的建筑突发火灾,现场升腾起浓重烟柱,数公里之外可见。火苗很快吞噬一座尖塔,导致尖塔倒塌。紧接着,整个屋顶塌陷。

图1.jpg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图源:新华社)

在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部门宣布大火被全部扑灭。虽然大教堂的主体框架和长方形塔楼被保住,但整座建筑仍受损严重。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欧洲著名建筑都是砖石结构,似乎不应该发生如此大的火灾,至少不会烧几个小时,以至于结构坍塌。

这只是外观带来的错觉。外观为石砌的巴黎圣母院,其实内部有很多木质结构支撑,这些旧木料极易燃烧,丁点火星便可诱发大火。

1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火灾现场表示,将重建被大火严重损毁的巴黎圣母院。马克龙说,他计划尽快在全世界发起募捐,呼吁全球有识之士共同参与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工作,“重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人民的期待,因为她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和我们的想象力。”

16日,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要在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法国前总理菲利普曾宣布将组织一场全球设计竞赛,征集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方案,而随后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法国人支持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法国议会两院也先后通过法案,要求重建工作确保巴黎圣母院恢复原貌。

“涅槃重生”:巴黎圣母院五年修复路

巴黎圣母院火灾后修复工作受到法国国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2019年,法国政府对巴黎圣母院开展了废墟清理和损失评估工作,包括内部的桌椅、雕塑、画作等,以及铅皮屋顶被烈火烧熔后,在内部地面和墙壁上留下的大量烧焦的碎片、灰尘和有毒残留物的清理。

2020年,巴黎圣母院大火一周年纪念日时,马克龙承诺5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同年7月,法国政府发布消息,马克龙表态,支持巴黎圣母院塔尖“按原样重建”。

图4.JPG

2020年6月8日,巴黎圣母院脚手架拆除工作进行中(图源:湖南日报)

这一年,抢修和安全加固工作继续展开,第一阶段安全加固工作,包括火灾后拆除脚手架、拆除大管风琴、灾后残余物的清理及分类以及教堂内部横断面的固定等。但由于新冠疫情、天气以及铅污染问题,重建工作一再延迟。

2021年3月5日,法国文化部长巴舍洛宣布,巴黎圣母院保护工作结束,修复工作正式开始。当天,首批8棵百年法国橡树被选中,用于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和尖塔。每棵橡树的直径都在1米以上、高度超过20米。据专家预计,完成修复,需要超过1000棵这样的百年橡木。

同年4月15日,大教堂被毁坏部分木质模型公布,随后,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正式启动。

2022年9月17日,巴黎圣母院维护与重建总负责人让·路易·乔治林将军宣布,巴黎圣母院尖顶、拱顶和屋架重建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这项工作包括在教堂的耳堂中心地面搭建高100米、重达600吨的脚手架,以重建圣母院建筑师奥莱·勒·杜克设计的尖顶;尖顶完成后,将重建在火灾中完全消失的拱顶部分;屋架部分将在各修复车间完成制作后在教堂内组装。

2023年4月15日,大火四周年之际,尖塔的基座安装进入收尾阶段;同年10月,火灾中坍陷的中殿拱顶已完成封顶,尖塔也进入组装阶段,巴黎圣母院的维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1月,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唱诗堂顶部框架全部组装完成;同年3月,大教堂新尖顶的脚手架被全部拆除,露出塔尖和装饰着的金色公鸡风向标。高达96米的巴黎圣母院再次屹立在巴黎的天际线中。据悉,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预计将于2024年12月重新对公众开放。

另据媒体报道,预计新修建的巴黎圣母院尖顶将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完全复原。但这并不代表修复工程竣工,竣工预计要到2029年至2030年。

巴黎圣母院“牵手”兵马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修复方面的专家也参与到巴黎圣母院相关的修复工作当中。2019年11月6日,国家文物局宣布,中法双方在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

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中法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间多次函件来往,讨论合作设想,最终确定选取巴黎圣母院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开展修复和保护研究合作。

文化遗产合作一直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最具活力的亮点之一,近年来,陕西文博机构先后开展了中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茂陵石刻保护”等合作项目,并联合开展保护培训。

而秦兵马俑自出土以来,就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法国的四位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以及现任总统马克龙都曾到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达成协议,双方将就木质遗存保护研究和土遗址保护研究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的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等。

人民网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了解到,本次合作研究的两个方向,统筹考虑了双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在木质遗存保护研究方面,双方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及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遗迹(木炭)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针对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及秦兵马俑出土木炭及残存木质开展保存状态评估、劣化机理、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木质修复研究等工作。在土遗址保护研究方面,将针对兵马俑坑土遗址以及法国作为建筑元素的土质材料,开展土遗址耐久性和稳定性、制作工艺、病害识别评估及损害机理等研究,同时开展遗址土体保护技术研究。

图3.jpg

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现状(图源:人民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秦始皇帝陵与法国巴黎圣母院是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曾使用大量的木质材料且存在过火木质遗存。如秦兵马俑坑的建筑使用了大量棚木、枋木、立柱、地栿等木质构件,也出土了战车、兵器局部构件等木质遗迹,这些木质遗存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焚烧;而巴黎圣母院也保有大量木质建筑构件,其木质屋架在2019年被严重焚毁。因此,双方选择了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作为双方合作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秦兵马俑坑等考古遗址主要为土质,这类土遗址的保护与常见的露天土遗址不同,需要结合其自身环境与病害特征,面向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的全链条需求,发展可持续的保护利用科学体系。因此,希望同法国的遗产机构一同开展考古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同时,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特色的考古土遗址保护理念。

某高校设计院部门主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有数千年历史,不少知名建筑也是屡毁屡建,对于历史建筑的修缮通常情况下要尽可能多保留原有建筑信息,主要为原形制、原材料、原结构三个方面。历史建筑应根据现行消防规范标准要求采取保护措施,当无法完全满足规定时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项论证评审。资料显示,着火前的巴黎圣母院整个屋架几乎都是用木材建成,它的木质框架约耗费了1300棵橡树,相当于21公顷的木材。因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就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的保护修复等进行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