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个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的南理工团队说:为国铸利器,祖国用上了就够了

交汇点讯 “一年在外出差200多天,地方有点偏远”“心稳了,手就稳了”“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提前模拟演练很多遍”……这是获得第19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的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的工作学习日常。

共49人、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65%,团队由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和含能材料专业的青年教师及部分在读研究生组成。

火炸药属于国际封锁的核心技术,完全依靠我国自主创新。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的带领下,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面对国际军械领域共同的核心技术瓶颈问题,攻坚克难,一次次突破了技术封锁。他们研制的技术可大幅提高火炮射程和射速,已全面超越世界同类武器。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合成N5高能化合物,相关成果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向全氮超高能化合物迈进了一大步。

在军民融合方面,团队起草了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采纳的爆炸品国际安全标准,并承担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活动烟花展演保障工作。

团队负责人、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文超表示,团队取得的一项项成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因为承担着国家任务,我们更要扛起责任,赓续红色基因,为国铸利器。”

“国家有难题,我们不能做旁观者”“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王泽山院士的理念激励着青年团队成员们。

“王院士年近九旬,凡事亲力亲为,坚守在科研一线。”张文超回忆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得知王泽山院士身体有恙,他们没敢去打扰。但是在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张文超的手机上收到了王泽山院士的一条短信,一看时间,是凌晨3点半发出的。“后来问起缘由,王院士说他前一天晚上在推导一个公式忘记了时间。”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是“大先生”的言传身教,“这种对科研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鼓舞着我们每个人。”

图为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的合影

强大国防,繁荣祖国。在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浸润下,一代代新生力量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自讨苦吃”,发挥青年创新力——

火炸药试验往往在偏僻的野外环境中开展,为了测试火炸药的环境适应性,团队成员们夏天要去最热的地方,冬天要去最冷的地方。“有一次冬天做实验,等我们做完实验,发现饭都已经冻上了,大家赶紧开始拾柴火、支锅做饭……”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周杰说起这句话时语气平静如“家常便饭”,但是当说到最后实验成功时,他的眼里闪着光。

博士生韩沛宸毕业于吉林市第一中学,这里也是王泽山院士的母校。他顺着老学长的步伐本科毕业后来到了南理工读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读博时加入这个团队。“老师和我们一起在戈壁滩上冒险获取一线实验数据,不怕苦不怕累,榜样的力量无形中一直支撑着我。把我的青春奉献给祖国需要的事业中,我很自豪。”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刘子晗在假期回家时,总觉得自己的学业有些不一样。“我的很多同学报了计算机、动力工程等比较热门的行业,我的专业虽然有点‘冷’,但我很热爱它。”最初这个第一次感受炸药爆炸时感觉有些“天旋地转”还有些害怕的小伙子如今已经保研本专业。

“现在,我国在火炸药领域的水平已经从70年前的落后到持续追赶、持平甚至到某些技术国际领先,这是前辈们努力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可能不可说、不能说,但是在某个时刻,得知祖国已经用上了,足矣,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张文超表示。

“用青春捍卫战争‘主粮’安全,全力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多年来,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甘愿埋头奉献,为国铸剑。他们,永远年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文  周天琦/视频

责编:葛灵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