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涨但却口碑崩塌,贝壳找房在苏州、上海遭遇齐声讨伐

在整个房地产处于苦难之际,中介行业还能好过吗?
让人意外的是,有一家中介过得非常好。
3月14日,贝壳找房2023年财报发布,贝壳全年实现净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8.2%,经调整净利润98亿元,净利润58.9亿元,扭转了过去两年(2021-2022)连亏的局面。
在创始人左晖去世近3周年之际,彭永东带领贝壳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但如此傲人的战绩背后,上海、苏州等地的客户、同行、员工对贝壳找房的“讨伐”之声却愈演愈烈。
Part.1
“垄断”市场 不用“渠道”卖不出房?
在上海,贝壳找房旗下直营平台链家,几乎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份额。不只在租房、二手房领域一家独大,在新房交易领域,链家的分销业务也已经大面积渗透。
有统计显示,上海近3个月90余个在售新盘中,约有56个新盘开通链家分销渠道,另外还有中国铁建熙语、东滩海上明月、佳运名邸、大名城映辰、同润蓝美俊庭、佩玛山丘、宝山天铂、星尚观澜世家等10余盘与链家签订了“置换无忧”服务。可以说,不用链家,在上海许多远郊滞销盘很难卖出去房。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行业寒冬,新房卖不掉可能就意味着灭亡,而掌控着大量新房渠道的链家和贝壳平台,正在握着开发商的生杀大权。
这原本是互惠双赢之事,但掌握了主动权的贝壳,却在佣金点数上愈发强势。
业内人士透露,贝壳找房新房佣金大约为4%左右,会根据房源的优劣程度进行提高或调低,有的房源为了快速清盘甚至曾给出过10%的高额佣金,而且大多时候贝壳还会要求开发商“快佣”,也就是优先支付一部分佣金才会帮忙推广。这对本就囊中羞涩的开发商而言,无异于刮骨割肉。
Part.2
挖角同行 被批“行业野蛮人”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份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不点名地批评了“有人散布不加入品牌就干掉某企业的言论”“频繁通过电话招聘,严重影响其他经纪人员的正常工作,严重破坏了经纪行业的营商环境”,并提出要“反对搞行业垄断”。
在倡议书的下面,附上了苏州多家经纪公司的盖章声明。据了解,倡议书中没有点出名字的某品牌,就是贝壳。
图片
苏州名古屋某管理者曾发内部信怒斥贝壳无底线挖人,甚至有公开信说,苏州贝壳给旗下门店布置任务工作量,必须要给名古屋的人打挖人的电话,必须要通话满一分钟以上。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开年,贝壳就开始拿着非贝壳系的同行员工名单,挨个铺天盖地地打电话挖人,称“如果某品牌不加入贝壳系,就要在三个月内干掉”。
Part.3
不降价、不买“好赞”不给推 客户苦不堪言
打开社交平台,直接搜索“链家”二字,网络上的吐槽屡见不鲜。
在很多用户的眼里,大家已经“苦贝壳久矣”:让用户被迫买“好房好赞”,花费更多的服务费;挂牌“好赞好房"后,在正常的交易佣金之外,卖家还会被要求额外支付一部分服务费。
更让客户“气愤”的是,为了尽早成交,贝壳经纪人通常会对卖家不断加大“洗脑”力度,将挂牌价一压再压。对那些急需用钱的卖房客户,他们只能无奈接受。
图片
图片
同时,链家的中介佣金之高昂业内闻名。同样的服务流程,不同标的的房子却收一样点数的佣金(上海买家2个点,卖家1个点),让不少客户难以承受。虽然成都最近下调了中介费,但其他城市尚未跟进。
链家创始人左晖曾表示:我一生的追求是让房地产从业者成为有尊严的服务者。他的那句“难而正确的事“,也影响了很多人。
斯人已逝,“理想主义者”左晖留下的贝壳,还剩怎样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