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数智经济推动智能文创时代发展 上海交大文创学院青年空间工作坊举办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易蓉     2024-05-12 12:29 | |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主办“数智经济:智能文创时代的发展动力”青年空间工作坊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主办方供图(下同)

数智经济可以理解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新知识经济形态。相较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早期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智能化不仅在不同层面重构了文化创意生产流程、传播方式和文化效果;随着其深入融合文化创意产业链格局,还会引发更为深刻的发展模式变革。智能文创是对文创数字化的又一步深化,如何以数智经济形态进一步整合、挖掘、转化文创资源,以经营模式和商业形态的优化重组推动文创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热议的话题。

2024年5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主办的“数智经济:智能文创时代的发展动力”青年空间工作坊举行,来自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澳门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等学府的9位青年学者共聚一堂,从传播效果、创意过程等微观实践,到监管治理、经济发展等宏观展望出发,聚焦文创智能化发展的前沿研究问题,展开了跨学科思辨与实践相交融的学术探讨。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引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流程革新?相关与会者通过扎实细致的实证研究,充分展现了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效果。来自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商学院的助理教授严蓓聚焦团队线上会议场景,分析了不同时机下AI辅助团队优化决策的差异化表现,并对社交机器人介入团队决策提出了应用建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教授Emma Duester以艺术创意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为例,探讨了视觉艺术家的对AI的感知,并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过程的政策启示。从智能文创的传播和接受角度,来自四川大学的孟虎副研究员以三星堆实证研究为例,讨论了感知避世主义对游客体验和数字展览参与度的影响,将数智文创嵌入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细致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的郑东和副教授关注到青年群体接触AIGC艺术和设计信息的过程,探讨了塑造青年群体的AI藏品购买意愿的具体路径。来自澳门大学的吴祎昉博士以短视频这一数字化传播路径为例,分析了传统服饰的传播效果,并进一步提出应用策略。

与实证研究的具体发现相呼应,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智能技术运用还要求政策治理方式与时俱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路遥博士从安全性、合法性探讨了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法律和治理问题,提出行业组织围绕自律公约、科技伦理、信用评价这三大支柱实现“硬法”与“软法”相协同的治理,以治理为进路方可兼顾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安全双重目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徐诚对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政策文本进行了细致的量化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以引领推动数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数智经济所引发变革的影响具有引领性和全面性,学界也需要就此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探索,以学科发展指导社会实践。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王天夫研究员从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变革出发,将数智文创研究放置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领域,提出应当以人工智能为技术驱动,以国际传播为应用场景,聚焦数字营销传播领域内的效果和治理问题。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陈思博士分析了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趋向,以期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数字文明时代以理性的思维、科学的判断,实现新质生产力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学术交流环节,本次工作坊论坛的与谈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长聘教授Geoffrey Alan Rhodes、北京大学王天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长聘教授姜进章、陶小军、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商学院助理教授严蓓对本次“青年空间”讨论的广度和深度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就数智技术在文创领域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文化意涵发表洞见。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设有学院CG创意与科技实验室、智能影视前沿技术研究中心、智能音乐与影视音效实验室、影视后期全媒体中心、4D电影艺术和科技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创新应用与教育实验中心,过教学设计、新兴技术以实践培育文创学子。

新民晚报 易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