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发布《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报告(2023)》

新华网

关注

  5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办的《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报告(2023)》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与开明出版社副总编何妍分别致辞。

  王易表示,此次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是落实“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求的一种体现,是心理学系推动有组织科研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建设面向人民的心理学以及服务国家决策的一次重要尝试。心理学系在力图用数据创作中国人的心灵史诗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学校将持续支持心理学系每年开展大型社会心理调查,通过数据库做好学科“新基建”,服务心理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把人民大学的心理学科不断做大做强。

  何妍认为,该报告紧紧把握了新时代居民的社会心理特点,敏锐地抓住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历史机遇,切实为学科发展累积了丰富的心理学事实,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学科智慧。出版社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的合作,出版更多精品力作。

  成果发布环节,项目负责人、心理学系系主任辛自强教授介绍了调查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该项目目的是了解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居民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大建设作为每个中国人面对和参与的重大社会现实,不断塑造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2023年启动“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项目,立足我国社会现实,围绕与五大建设分别对应的经济心理、政治心理、文化心理、社会心理、生态文明心理五个方面,以及个体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语言心理两个方面开展大规模调查。辛自强教授表示,这次调查的核心结果是,我国居民社会心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在广大人民普遍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好经济发展大势,支持绿色发展,广泛体验着大国崛起带来的心理红利。同时,在很多社会心理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这些调查结果对于准确认知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特点并做好心理建设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在专家研讨环节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首先发言,他认为此次调研充分响应国家号召,从五个方面宏观地把握居民心理,这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建议今后持续开展调研以探究居民的社会心理机制、开发原创调研工具。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认为此次调研很好地发挥了人民大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优势,提出了原创的理论框架,建议今后不断优化研究方案,每年开展调研,也可以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认为,调研成果诠释了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迈向人民的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有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建议未来研究适当关注网络社会心态等议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研究员指出,这项调研活动不仅产出了一项有特色的学术成果,也给担任调查员的学生提供了关注社会现实的机会,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有意义,同时期望青年学者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问题意识,更多为国家发展贡献心理学的智慧。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王俊秀研究员认为,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心理调研工作,发扬了学校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传统,调研框架能够把学科视角和社会现实视角很好地结合起来,非常具有特色,并建议今后可以适当关注特定群体或特定专题的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晶指出,这次的社会心理调查项目可以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样板,它凝练了科研队伍,产出了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而且通过调研锻炼了学生科研能力,具有实践育人价值,今后将继续全力支持调研项目,助力心理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据悉,本次会议发布的《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报告(2023)》,已经由开明出版社在近期出版。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发布《新时代居民社会心理调查报告(202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