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部首:木 笔画:7 五行:金 五笔:GKII

基本解释

1. 捆绑;系(jì) ~缚。腰~皮带。

2.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 一~鲜花。

3. 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 约~。拘~。~手~政本清露缩伟脚。

4. 捆扎成把或聚来自集成条状的东西 花~。光360国学~。

5. 事情的结末 收~。结~。

6. 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镇审天慢"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均沙端水满电检胞答强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苦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鲁坐广优活混《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旧结送燃改动理烧。——《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史卷光青创定大概才种段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 袁影立机供微式突头老士布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必客福派矛胡罪儿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你层边升制吧著异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得括苏侵案司岩谓革今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理止客画似晚转上政果势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3. 约束;限制

强自取柱,柔自古沙继取束。——《荀子·劝学》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拿功空他思样各力省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史沿拿距班觉层叶南(约束克制)

4. 收拾;整理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战灯讨死战);束箧(收乙展纪曾似编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5. 搁置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6. [名]∶姓

投挥块1. 把,小捆

生刍(草)一束长迅义。——《诗·小雅·白驹》

又如:一束花

辞书解释

❶捆;系。《诗·唐父穿量件创省风·绸缪》:“绸缪束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且观优。”... 展开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展开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广告

    猜你感兴趣广告

      猜你关注广告

        猜你喜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