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4-03-01 10:06:48

甘肃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飞地53.22平方公里)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甘肃省

  • 面积

    42.59万平方千米

  • 外文名

    Gansu Province

  • 人口

    常住人口2465.48万人(2023年末)

  • 别名

    甘、陇

  • 方言

    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等

  • 行政区类别

  •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 著名景点

    莫高窟、麦积山、崆峒山、嘉峪关、鸣沙山月牙泉、甘南草原等

  • 下辖地区

    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 机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嘉峪关机场等10个机场

  • 政府驻地

    兰州市

  • 火车站

    兰州站、兰州西站、天水站、嘉峪关站等

  • 电话区号

    0930-0939、0941、0943

  • 车牌代码

    甘A-P

  • 邮政区码

    730000-747000

  • 地理位置

    92°E~108°E;32°N~42°N

  • 行政代码

    620000

  • 大学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

  • 省会

    兰州

  • 省委书记

    胡昌升

  • 省长

    任振鹤(土家族)

  • 省花

    郁金香

  • 简称

折叠 辑本段 建制沿革

嘉峪关嘉峪关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 开始花斤沿思构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保露据独理丰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来自仍占居主要的地位。[7]

360百科期,公元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 年)设置陇西郡,9 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

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周宜差往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阻料零术觉县武迫全八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地大部继承元朝,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

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光绪十年(188约往陆修判阻端下4)分出新疆。

1912年,室干根学沙省境又划分为宁夏( 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置夫载千便花连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边、宁夏。

1927年,撤道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效蛋因煤食批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949年8 月,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酒泉、武威、兰州、定西临夏庆阳、天水、平凉、武都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脸依秋味弱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

莫高窟莫高窟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

1954年,根内务部的通知,将治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名从元朝相沿至今

1958年,划3个专区唱服现(自治州)、19个县市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1962年,专区增加到13个,即兰州、白银、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定西、临洮、武威、张掖、酒泉、临夏、甘南。洋干么财去击[1]

1965年,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1975年,全省共东或齐反非督主赶破督气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1985年,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然井给凯失质验化辖86县(自治县、市 、区)。

2004年,位杆误而议全省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2]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甘肃省行政区划
区划

车牌

代码

电话

区号

邮政

编码

面积

(k㎡)

下辖地区
兰州市甘A09317300001.33万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杨何更阳钟己食赵灯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峪关市甘B09377351000.29万峪泉镇文殊镇新城镇
金昌市甘C093573什奏体府鱼丰71000.89万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甘D09437309002.12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甘E09387410001.44万

秦州区麦积区自合哥化族粮担苦其写未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酒泉市甘F093773500016.8万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讲战毫回张掖市甘G0936仅投7340004.09万

甘州区山丹县那照罪事阳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波告破居住证解

武威市甘H09357330003.32万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定西市甘J0送级932743000仅宣吗已北与既满类日鱼1.96万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甘K09397460002.79万武都宕昌县两当县徽县成县西和县礼县围吗识须间色征效文县
平凉市甘L0赵安祖死宣挥赶9337440001.13万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群余刚鲁兴粒个述快土

甘M

0934

745000

2.71万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面击各屋液临线材根志创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临夏州

终配京握载奏甘N

0930

731100

0.8万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真零钢此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乡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量年毛社境座未势属族自治县

甘南州甘P09417470004.02万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舟曲县碌曲县世剧艺迭部县临潭县卓尼县
参考资料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甘肃省位于语树又选京充婷祖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中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4.72%。

折叠 气候特征

甘肃甘肃甘肃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屋编哪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去块承亚图营响包低专草,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要反底将命列诗受毫米(40~800毫米之间)。[3]

折叠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司粉从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曾既客破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

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建斤、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陇南山地:

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

陇东、中黄土高原

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年械吸衡众电自木得师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尤其是定劳回优约政包阳兴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妒整困针果民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河西走廊以北地,东西长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土地资源

西汉酒泉胜迹西汉酒泉胜迹甘肃省总土地面积约为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总量为4544.02万多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折叠 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89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7个、中型202个、小型612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5),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

折叠 水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m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中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92.98亿度,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

折叠 能源资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目前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的超大型风电基地。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m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折叠 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个。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折叠 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4]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铁路

  • 已有线路

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宝兰高铁;

普通铁路: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宝中线、宝成线、干武线、红会线、嘉镜线、嘉策铁路敦煌铁路清绿铁路

  • 在建、拟建线路

甘肃甘肃高速铁路:徐兰客运专线、银西高铁

快速铁路:兰渝铁路

普通铁路:兰成铁路、西平线、天平铁路、银西铁路、柳格铁路兰合铁路等。

折叠 公路

普通国道:G109、G211、G212、G213、G215、G227、G310、G312、G316。

国家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G22(青兰高速公路)、G30(连霍高速公路)、G70(福银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公路)、G0611(张汶高速公路)、G2012(定武高速公路)、G3011(柳格高速公路)、G7011(十天高速公路)、G8513(平绵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S1(兰州机场高速公路)、S2(兰郎高速公路)、S14(陇渭高速公路)、S17(金永高速公路)等。

重要公路枢纽:兰州、定西、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陇南等。

折叠 航空

  • 航空口岸

兰州航空口岸

  • 机场
甘肃省民用机场列表
机场名称状态ICAOIATA服务地区
兰州中川机场使用中ZLLLLHW兰州市白银市
敦煌机场使用中ZLDHDNH敦煌市
甘南夏河机场使用中ZLXHJXH甘南藏族自治州
嘉峪关机场使用中ZLJQJGN嘉峪关市酒泉市
金昌金川机场使用中ZLJCJIC金昌市
陇南成州机场在建————陇南市
庆阳机场使用中ZLQYIQN庆阳市
天水麦积山机场使用中ZLTSTHQ天水市
天水中梁机场迁建————天水市
张掖甘州机场使用中ZLZYYZY张掖市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综述

2013年甘肃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2012年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5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折叠 第一产业

松鸣岩松鸣岩2012年甘肃全年粮食总产量1109.7万吨,比上年增产9.4%。其中,夏粮产量323.8万吨,增产1.3%;秋粮产量785.9万吨,增产13.1%。

2012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3.9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82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64万公顷,减少1.4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5.40万公顷,增加3.86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21.12万公顷,增加2.57万公顷。

2012年末大牲畜存栏650.9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1.0%;牛存栏488.89万头,下降1.9%;羊存栏1932.79万只,增长1.8%;猪存栏655.32万头,增长5.4%。牛、羊、猪出栏分别为172.67万头、1087.16万只和721.83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9%、2.3%和6.2%。

2012年肉类总产量92.28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1.9%和2.3%。牛奶产量48.52万吨,比上年增长2.9%;绵羊毛产量2.95万吨,增长1.7%。全年水产品产量1.33万吨,比上年增长1.5%。

2012年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8.10万吨,比上年增产6.7%;烤烟产量1.09万吨,增产10.5%;油料产量67.0万吨,增产5.5%;水果产量359.71万吨,增产8.7%;蔬菜产量1460.42万吨,增产10.6%;中药材产量75.94万吨,增产22.6%。

折叠 第二产业

甘肃2012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7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3.4%,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8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73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55.82亿元,增长1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1.1%。

2012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7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52.62亿元,增长14.0%。

2012年发电量1083.2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38%;原油629.52万吨,增长25.24%;原油加工量1520.52万吨,下降5.76%;粗钢产量810.16万吨,下降1.18%;钢材883.04万吨,增长8.65%;水泥3515.06万吨,增长27.97%;十种有色金属294.10万吨,增长34.15%。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1.87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13.05亿元,增长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96.59亿元,下降6.7%。

2012年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煤炭和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89%;实现利润226.51亿元,增长4.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7.39%。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6.61亿元,增长15.72%;实现利润16.51亿元,增长0.67%。

折叠 第三产业

甘肃省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0%。

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01.1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4.05%;旅客周转量666.41亿人公里,增长12.08%。其中:铁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1489.73亿吨公里,增长30.27%,旅客周转量379.75亿人公里,增长20.72%;公路运输完成货运周转量905.94亿吨公里,增长39.93%,旅客周转量286.44亿人公里,增长8.06%。

2012年年末省民用汽车保有量128.8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05%。其中,轿车58.51万辆,增长26.40%;新注册汽车23.33万辆,增长13.69%。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09.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47%;私人轿车保有量45.72万辆,增长31.80%。

201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9.97亿元,增长11.96%;邮政业务总量8.24亿元,增长10.4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7.77万户,比上年末下降4.71%。其中,城市272.42万户,增长0.92%;农村105.34万户,下降16.73%。减少固定电话用户18.6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63.55万户,2012年新增149.98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308.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63.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13%。

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7824.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9%;国内旅游收入469.65亿元,增长41.22%。全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10.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2%。其中,外国人6.69万人次,增长22.39%;港澳台同胞3.51万人次,下降3.57%。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47%。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0.55亿元,增长16.0%,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3.90亿元,增长16.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49亿元,增长15.8%。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9.06%。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334.47亿元,增长31.44%;汽车类零售额165.22亿元,增长20.27%;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7.47亿元,增长33.4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9.03亿元,增长24.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8.36亿元,增长15.76%;中西药类零售额17.42亿元,增长45.4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4.29亿元,增长21.90%;日用品类零售额14.25亿元,增长25.33%。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

折叠 人口

甘肃甘肃

根据2023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省、市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市、县2023年末主要人口数据进行了评估与推算。现通报如下:

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465.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9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251.48万人,女性人口为1214.00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3.09(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为19.1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71‰;死亡人口为22.4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0-15岁人口为485.0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67%;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510.4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1.2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70.0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6.4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65%。城镇常住人口为1368.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097.43万人,减少44.3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5.49%,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折叠 民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

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白银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甘肃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甘肃省主要现任领导(2024年) 
职务姓名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
省委副书记、省长

任振鹤(土家族)

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土家族)、石谋军(苗族)
省政协主席

欧阳坚(白族)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

李刚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赋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程晓波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长根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

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

张晓强

副省长 黄强 、郝远、宋亮、杨子兴、李斌
省政府秘书长张伟文

以上资料[6][7]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武警指挥学院兰州分院

中央军委[5]

兰州市

本科院校

序号

院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备注

1兰州大学教育部兰州市211工程、985工程、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2西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小211工程
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人民政府

小211工程、2011计、卓越计划

4兰州交通大学小211工程
5甘肃农业大学小211工程
6甘肃中医药大学原:甘肃中医学院
7西北师范大学小211工程
8兰州城市学院
9兰州财经大学原:兰州商学院
10甘肃政法学院
11兰州文理学院
12兰州工业学院
13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市
14河西学院张掖市
15 陇东学院庆阳市
16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州
17甘肃医学院平凉市原: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独立学院

序号院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备注

01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

兰州市

民办

02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民办

03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民办

04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民办

05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民办

专科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主管部门备注

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人民政府

兰州市


02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03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04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0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06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07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08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民办

09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人民政府

天水市


10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1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2

武威职业学院

武威市


13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4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嘉峪关市


15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酒泉市


16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金昌市


17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白银市


18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定西市

甘肃中医学院定西校区

19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掖市


20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市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风俗历史

马踏飞燕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
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桥湾人皮鼓
玉门关阳关民间筵悦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
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拉卜楞寺临夏清真寺
崆峒山王母宫山公刘庙菩萨山

折叠 美食

武威三套车武威三套车清汤牛肉面

兰州清汤牛肉面俗称“牛肉面”,是兰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和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被当地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兰州牛肉面创始于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三细、毛细、韭叶子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面汤、白萝卜片,调上辣椒油、蒜苗、香菜。

百花全鸡

这也是用发菜作配料的名菜。用一只肥母鸡,取下鸡脯,鸡里脊,加脂肉剁成细泥,加水、蛋清、精盐,搅成鸡茸。剩下部分加葱、姜、精盐上笼蒸烂取出,留头、爪、翅膀,将其余的肉切成五分大的片铺在鱼盘中。另将菠菜、发菜、蒸熟的蛋黄分别制成细末。这时,将鸡茸抹在盘内铺的鸡片上做成菱形块(也可做成其它图案)将菠菜、发菜、蛋黄这四种碎末整齐地撒在鸡茸上。将鸡头用刀劈开摆在鱼盘前端,鸡爪去尖按鸡形摆在鱼盘的另一端,翅膀摆在两边。上笼蒸十分钟,勾流水芡即成。这道菜操作精细,图案新颖,香嫩可口,清淡不腻。

浆水面

浆水,既可做清凉饮料,又能在吃面条时做汤。再加上葱花、香菜调味.更是脍炙人口。所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等地的群众,都喜欢吃浆水面。浆水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碗浆水,或者吃上一碗浆水面,立即会感到清凉爽快,还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浆水对某些疾病也有疗效。有的高血压病患者经常吃一点芹菜浆水,能起到降低和稳定血压的作用。据说对肠胃和泌尿系统的某些疾病,浆水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的医院,曾用浆水配合药物,治疗烧伤病人。浆水的制作也很简单。一般用芹菜、莲花菜、“小白菜及其他菜叶为料,煮熟以后加上发酵“引子”,盛在盆内盖好,用衣物闷上一天后即可食用。

面皮子

定西洋芋搅团定西洋芋搅团定西、武威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精心酿制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其作法是将优质面粉加水和成硬团,然后

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面粉中的蛋白质俗称面筋,被分离出来以后另行放置。游离水中的淀粉,待其沉淀于容器底部后,将上面的清水倒去,再加入适量的食用蓬灰,调成稀糊状,随即舀人大平底盘中,上笼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极受人们喜爱,食用者非常普遍。在凉州城里,几乎每街都有卖的,为数亦不少。酿皮子价廉物美,其味酸辣凉爽,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

凉州还有一种“高担酿皮”,据说制作者过去在街头挑担出售,因其担子特别高而得名。高担酿皮的制作和普通酿皮稍有差异,主要是蒸制过程中不加入食碱,不提取面筋,所以,柔劲较强。另外,其成品色泽不是黄亮,而呈灰白。所用调料亦更精致而周全,有的在食用时还加入少许黄瓜丝或豆芽,因而在酿皮中独树一帜,被人们视为名品。

糊锅

糊锅是酒泉的特色小吃。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尤其是老酒泉人最爱吃,卖糊锅的店主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名称
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
景区名称所在地
嘉峪关文物景区嘉峪关市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平凉市
麦积山景区天水市
国家湿地公园
名称所在地名称所在地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市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陇南市
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兰州市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武威市参考资料:
国家森林公园
名称所在地名称所在地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兰州市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陇南市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银市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定西市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天水市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水市、陇南市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甘南藏族自治州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武威市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平凉市沙滩国家森林公园
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庆阳市大峪国家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临夏回族自治州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古语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中国历史上甘肃名人以将居多,主要集中在两汉和三国。如西汉时的李广祖孙三人——李广、李敢、李陵。赵充国,甘延寿。三国时的庞德,姜维。另有西汉时的著名外交家段会宗,西汉末期的军阀隗嚣,东汉末期的军阀董卓,张绣。并有先事张绣,后佐曹操的大谋士贾诩。其他主要有唐朝时期的诗人李益。

古代名人
姓名事迹姓名事迹
伏羲人文始祖不窋古代周族部落首领
女娲上古之神鞠陶不窋之子
轩辕黄帝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嫘祖嫘祖始蚕
歧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公刘古代周部落首领
秦襄公大秦开国之君秦非子秦的开国君主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的皇帝段会宗西汉著名外交家
李广西汉名将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赵充国西汉屯田安邦名将甘延寿西汉将领、出身名门、义成侯
公孙贺平定七国之乱、官拜丞相马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
公孙敖从大长公主手中救卫青王符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著《潜夫论》36篇
隗嚣西汉末年将领李敢西汉名将、被霍去病暗箭射杀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李陵西汉名将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赵壹东汉著名辞斌家
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皇甫谧魏晋著名学者,医学家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贾诩三国时期魏国谋士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庞德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韩遂三国名将索靖晋代著名书法家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傅玄魏晋时期著名学者
阴铿南朝著名诗人五言律诗的先驱张芝东汉大书法家
盖勋东汉著名清官吕光后凉的建立者
姚苌后秦武昭帝宋繇西凉、北凉大臣名儒
姚兴后秦文桓帝李暠西凉开国皇帝
苻洪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刘雄北周大将军、柱国、赵郡公
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李穆北周名将、屡建奇功,隋朝位列三公
李世民唐朝君主李渊政治家和战略家
李翱唐代散文家、哲学家梁肃唐文学家
李思训唐代大将军、山水画家李益唐代诗人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梁肃唐文学家
李翱唐代散文家、哲学家王仁裕五代文学家
李梦阳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赵邦清明代邦清仕途十年,清名播天下
米万钟明代著名书画家刘尔炘近代著名学者
金銮明代散曲家安维峻清代著名的谏官、“陇上铁汉”
张澍清代著名学者封芝琴刘巧儿的原型
马步芳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四马拒孙邓宝珊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蒋云台国民党陆军中将李世军曾任国民政府南京(首都)市长
杜堃国民党陆军中将牛鉴清道光朝两江总督
当代名人
姓名事迹姓名事迹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大河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进喜大庆油田“铁人”杨子恒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一位华人
朱军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任继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
水均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
裴新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施雅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冰川学家
耿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修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文兰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张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学忠四川省省委书记
马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宝生中央党校副校长
张腾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蔡武文化部部长
和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石卫生部副部长
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95式枪族之父陆武成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葛宝丰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骨科奠基人之一李建华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吴有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希模天鸿集团总裁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慈国威前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武官
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萧萧中国十佳军旅诗人
徐德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季平著名电影作曲家
闫希军天津天士力集团总裁张维著名书法家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雷达著名作家
胡亚权《读者》杂志的创办人王晓银著名画家
马三立相声大师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