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神星

齐娜星
阋神星(Eris,小行星编号136199,阋读xì)是太阳系中已知质量最大,体积第二大的矮行星。 2005年1月,由迈克尔·E·布朗(Mike Brown)领导的帕洛玛山天文台团队发现了阋神星,并在之后进行了验证。 2006年9月,它以希腊-罗马神话中代表纷争与不和的女神命名。阋神星是直接绕太阳公转的天体中质量第九大的,是太阳系中质量第十六大的天体(包括卫星),也是航天器尚未访问的最大物体。在2010年对阋神星恒星掩星的观测显示,其直径为2326±12千米(1445±7英里), 略微小于冥王星。 2015年7月,冥王星被新视野号测量为2377±4千米(1477±2英里)。 阋神星的质量是地球的0.27%,是冥王星质量的127%。阋神星是外海王星天体(TNO),也是高偏心率的离散盘天体(SDO),有一颗较大的卫星阋卫一(Dysnomia)。 2016年2月,它与太阳的距离为96.3天文单位(144.1亿千米), 约为冥王星的三倍。除了一些长周期彗星,直到2018年12月17日发现2018 VG18(Farout)后,阋神星和阋卫一是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已知自然天体。由于阋神星当时估计比冥王星大,所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初将其描述为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阋神星以及其他类似天体的发现,促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首次定义了"行星"一词。根据2006年8月24日批准的定义,与冥王星、谷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 一起,阋神星被归类为矮行星,太阳系中的已知行星数量因此减少到了8个,与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之前的情况相同。
360百科 查看更多

阋神星_360图片

图片聚合
查看1970张图片
没有更多结果了~